北縣第一高峰---塔曼山森林暢遊
怡人的涼風,輕快的腳步,讓城市的繁雜遠遠的拋在腦後,幾聲蟲鳴鳥叫悅耳的自然,跟著山的引領,輕輕的拂去身心的塵埃,誠摯的邀請您與您的朋友與家人一同來感受這份大自然的饗宴…

活動日期:2007年08月12日 (日)

集合時間:2007年08月12日 (日) AM 06:30

地 點:台北車站東3門

費 用:茼蒿 700 山友800 (含門票)

領 隊:蔡瑞貞、束殿雯、江天福

參考地圖:藍天圖集 (編號 6716) 登塔曼山遊巨木區




預計行程:

出發→上巴陵→拉拉山神木區→塔曼山→可愛的家



個人裝備:

背包、著排汗透氣輕便之服裝、登山鞋、帽子、手套、登山杖、個人餐具、備份換洗衣物、外套、雨衣(雨傘)、行動糧食(碗筷、水果、乾糧、水壺)、頭燈(手電筒)、防曬用品、相機(內裝有底片的)、個人藥品。



注意事項:

1.行程適宜一般大眾。

2.活動中,請跟隨領隊帶領,不可擅自脫隊,大家分工合作,共享快樂假期。

3.因行進速度不一,午餐需自備乾糧點心,敬請配合;此外,個人應攜帶糖果及餅乾等登山副食,沿途補充鹽份及熱能,以備不時之需。



活動報名表:

我要參加活動 傳真報名02-26295724(如人數超過10人可專團辦理)
山茼蒿活動報名表
匯款帳號:戶名:蔡瑞貞 ATM代號:013館前分行國泰世華銀行001501996528 轉帳完成後請傳真匯款單據至02-26295724 並保留單據以作為繳款依據



行程介紹:

塔曼山為北縣第一高峰,高度在兩千公尺左右,沿途有百年檜木原始林,其間林相原始,怪木,倒木橫生,地上佈滿千年松針,彈性好得很,就像走在地毯上。沿途遍滿溫帶樹木有台灣杉木、櫸木、烏心石、楠木、櫻花、楓樹等,有不輸給神木區的大型未公開的神木,還有遠古岩山,形成美麗的山林自然景觀,冬季雲霧飄渺,夏季涼爽宜人,清晨可以遠眺不遜阿里山的日出,黃昏更可以欣賞夕陽美景,是拉拉山自然風景區內少有的景點。



塔曼山為桃園縣與台北縣的界山,乃台灣百岳名山之一,當地原住民時常在此狩獵。登上此峰可望見知名的大壩尖山,此處觀日據說可媲美日本富士山觀日喔!

一、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烏來鄉位於台北縣最南端,地理位置位於雪山山脈北段主脊的西北斜面上,是台北盆地周圍地勢較高之處,全鄉面積有321.1306平方公尺,為台北縣面積最大之鄉鎮。

【地理景觀】

地質:

烏來鄉屬於雪山山脈板岩系山塊的範圍,岩系包含板岩及沉積岩,間雜有石英質砂岩。

地形:

烏來鄉全境為典型幼年期的河谷地形,常見峽谷、斷崖及瀑布等地理景觀。

山峰:
烏來鄉境內的山峰平均標高為1000公尺,最高峰為塔曼山(標高2130公尺),也是台北縣的最高峰。

河川:

烏來鄉屬於南勢溪流域,南勢溪源自雪山山脈主脊棲蘭山與拳頭母山之間的松蘿湖,流經哈盆、福山、信賢、烏來、忠治後出烏來鄉境,於新店市之龜山與北勢溪交會後稱為新店溪。

南勢溪全長45公里,其支流有哈盆溪、札孔溪、大羅蘭溪、內洞溪、桶後溪、加九寮溪等。

溫泉:

烏來鄉的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無色無味,水溫約83℃左右。

氣候:

烏來鄉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潮濕多雨;夏季盛行西南氣流,因受雪山山脈阻隔,對烏來影響甚小。

但烏來境內多山,河谷地形及山坡地形受太陽輻射增暖所形成的局部對流作用十分旺盛,因此夏日午後常有局部雷陣雨。





二、自然生態:

【森林】

烏來鄉的林相以亞熱帶山地闊葉林為主,多為楠科、樟科、桑科及殼斗科的樹種; 人工闊葉林中常見者為相思樹林。 另外,針葉林亦有分佈,紅檜、扁柏為主要的樹種;人工針葉林則常見柳杉、台灣杉等。



清朝中葉,泰雅族人最早來到今烏來鄉境,烏來泰雅族屬賽考列克群(seqoleq)馬立巴系統(Malepa)。其祖先因人口增加,遂向北遷移,最初遷至大嵙崁溪右岸之宜亨社(Gihen即今桃園縣角板山一帶)經數年後,有頭目亞維波納(Yavipuna)率族人遊獵至今福山村南方的 "札亞孔"及"李茂岸"地方,發現此地溪流魚豐,山林獸多,便決議遷居來此…。



福巴越嶺道

北起新店、烏來、信賢、福山村,南下主線直往巴陵,從福山沿著札孔溪,此道路最早為泰雅族的卡奧灣群與札亞孔社的獵徑,縱貫北插天山山區,連接了新店溪與大漢溪之間的居民,越過拉拉山神木區到巴陵(泰雅族語為檜木之意),行程約二十七公里。這條自古是泰雅族連接福山與巴陵的獵徑也是一條泰雅族各聚落之間的姻親路,透過這條路形成烏來泰雅族與其他地區的泰雅族之間的姻親關係,後來日本政府時代,此條路徑被拓寬形成一條警備道路,讓日本軍隊得以進入復興的後山。

達觀山,山高2000公尺以上,原名拉拉山,因此達觀山的巨木群又稱拉拉山神木區。神木區位於達觀山與塔曼山之間,此一鞍部為達觀溪谷,原來就有獵路通往烏來鄉福山村,後來日本人改為警備道路,以福山為起點,命為『福巴越嶺』。



哈盆越嶺道

從福山的卡拉模基出發沿南勢溪與其支流哈盆溪,東往哈盆溪流域到達宜蘭。此道自古為部落間貿易往來之走廊,亦是一條姻親路。

位於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與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交界之國有林區內,為林業試驗所福山試驗林第五、六林班,面積計332.7公頃,海拔高400至1030公尺之間,屬於溫暖重濕型氣候,其設置目的在保存本省北部代表性之森林生態體系;區內大部份植被仍為天然闊葉樹林,係以樟科、殼斗科二者為主所組成之樟櫟群叢,屬於溫暖帶山地闊葉樹林,植物相當複雜,區內棲息之野生動物種類亦多。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行政區域分屬臺北縣之烏來鄉,三峽鎮與桃園縣之復興鄉,即新竹林區管理處烏來事業區第43-45、49-53及18、41、42林班之部份地區以及大溪事業區第13-15、24-32及33林班大部份地區,面積約7759.17公頃。本區有四個出口,分別為烏來之福山村、復興之小烏來、三峽之滿月圓及上巴陵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插天山系屬於雪山山脈北段最高稜脊。以拉拉山為中心,周圍有夫婦山、檜山、南北插天山和卡保山等。地形在北段的部份呈東北走向,南段則呈東南走向,高度則從300~2129公尺。且因為此地為大漢溪及新店溪的上游南勢溪等上游溪流經過,這些屬於地質上幼年期的溪流,對地表的下蝕及搬運作用特強,造成這裡許多壯麗河谷和瀑布地理景觀。

插天山保留區擁有台灣北部少見的原始林帶孕育許多豐富的動物資源,像稀有的哺乳類動物及鳥類、昆蟲等,數量豐富。本區是台灣北部植物群落最豐富的地方,也因此孕育出非常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根據在1993年所進行的物種調查,總計鳥類有28科72種、哺乳類則有14科23種、兩棲爬蟲類5科7種,數量可說是十分的龐大。而在植物方面受氣候地形雙重影響,從低海拔至高海拔,分別是榕楠林帶、楠櫧林帶、櫟林帶和1800公尺以上的針葉林帶,這些也同時反應了從熱帶到溫帶各種不同的氣候類型。另外,本區還擁有最珍貴的台灣山毛櫸,此種屬台灣特有種又僅零星分佈的種類,也是本保護區內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福山地區居民主要以賽考列克亞族之馬利巴系統的屈尺群為主,因此在傳統社會上,除了游耕所種植的粟、陸稻、黍、甘藷為主之外,就以狩獵為其主要的生產方式,而在日本政府時代被迫定耕水田之後,歷經政權的轉移至今,狩獵雖然不再是其主要生產方式,但是狩獵活動卻依然存在,從「生產方式」轉化成「生活方式」,依然是福山泰雅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狩獵對象上,包括所屬的獵場內一切之野獸與野禽,以鹿、羌、山羊、野豬為主。

泰雅族狩獵多為團體活動,亦有獨自出獵,不足內的狩獵團體稱為「qutux litan」,有一定的組織,並有一定的獵區,不得侵犯他社獵場,在福山地區聚落的附近山嶽皆是福山泰雅人的傳統獵場,在泰雅人各社傳統獵場的區分是以血緣、姻親、友善關係來加以區分,不同的血緣、不同的姻親,各社彼此之間有仇恨存在的話,則獵場就有明顯的區分界線,反之則無。而以福山聚落的泰雅人來說,附近的信賢部落、復興的義盛、霞雲、高義、大同的松蘿、樂水、崙埤等等,彼此之間除了血緣之外、尚有濃厚的姻親關係,因而福山附近的山脈皆是他們共用的共同獵場,並無明顯的區隔,而大同的四季、南山,因與福山泰雅人之間分屬不同群,彼此之間並不友善,因而就無共用的獵場。



福山地區居民脫離了傳統的社會生活轉向定耕的生活方式之後,曾經以稻米為主,後改成以香菇、桂竹為大宗的生產作物,之後由於價格下跌、加上產銷制度不健全、水源區的管制、本區地形多屬陡峭地形不利耕種使得此區的農業受到限制,居民開始朝其他職業發展。以民國87年來說,居民的職業以臨時工為最多,其次才是第一級產業。

在第一級產業受限居民以臨時工為主之下,行政院原民會為增加原住民謀生的機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環境,進而促進山地鄉產業之發展。開始輔導原住民地區發展觀光民宿業務,選定包括烏來鄉福山村在內共19處規劃設立民宿,同時利用農事改進班之組織,協助原住民民宿戶改善家戶衛生及環境美化,提供觀光客休閒及住宿服務。雖然有原民會的輔導,但是福山地區因為受到水源區的管制與居民資金的缺乏,民宿的發展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

而除了第一級產業與臨時工之外,目前福山地區亦有一些服務業的經營,包括李茂岸的馬岸休閒商店,大羅蘭的鐵木咖啡以及下盆至大羅蘭沿溪設立的樂山莊養鱒場、世紀養鱒場和福山養鱒場,這些服務業除鐵木咖啡是泰雅人所經營的之外,其餘都是漢人所經營,尤其是養鱒場更是外來的漢人阻截南勢溪水所形成的掠奪性經營。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