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型態 : 百岳高山
活動地 : 進入-屏東縣
活動日期 : 12/24(六) ~ 12/25(日) 共2天
領隊 : 蔡瑞貞 電話-0938-209676
活動費用 : 一般同好3,200元,登山同好會員3,000元 (新台幣)
報名期限 : 11/23(三) 23:59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務必於報名期限前報名
報名電話 : 02-26295724
FAX : 02-26295724
EMAIL : like7@ms66.url.com.tw
報名 : 需報名
難度 : 適合大眾參加
集合地點時間 : 12/23 8pm台北車站東三門
網站 :山茼蒿戶外休閒協會
說明及備註
聳立於台灣南部的泰武鄉,稱為台灣五岳之一北大武山,沿途有岩稜、雜木林相、霧冰和盛開的野花,四季的變化豐富,「落日晚照」為大武山的首推美景。
預計行程:
12/23集合出發
12/24早餐 → 北大武登山口 → 檜谷山莊午餐→晚餐→就寢
12/25早餐 → 北大武山 → 檜谷山莊午餐 → 慶功宴 →可愛的家
伙食:日期 早餐 午餐 晚餐 宿
12/24(四) 公 自理 公 檜谷山莊
12/25(五) 公 公 自理 可愛的家
個人裝備:背包(中型以上約60升)、睡袋、睡墊、著排汗透氣輕便之服裝、外套、防寒衣物、登山鞋、帽子、手套、登山杖、個人餐具、個人盥洗用品、備份換洗衣物、溫泉用品(毛巾…)、雨衣(雨傘)、行動糧食(碗筷、水果、乾糧、水壺)、頭燈(手電筒)、防曬用品、拖鞋、相機(內裝有底片的)、個人藥品。
注意事項:1.行程為半重裝,適宜平時有參加登山活動者。
2.本活動合併旅遊行程,風景秀麗輕鬆愉快,歡迎喜好攝影者參加。
3.活動中,請跟隨領隊帶領,不可擅自脫隊,大家分工合作,共享快樂假期。
4.因行進速度不一,午餐需自備乾糧點心,敬請配合;此外,個人應攜帶糖果及餅乾等登山副食,沿途補充鹽份及熱能,以備不時之需。
行程介紹:
聳立於台灣南部的泰武鄉,稱為台灣五岳之一北大武山(3090公尺),其山容是南北走向,有如一把扇子站立的模樣,而東西兩側是很高的崖壁。西北側匯流下的隘寮南溪左股,其落差達二千八百公尺,下段是磊石地形,中段是奧深的峽谷地形,而上段是神秘的一長串滔滔飛降的大瀑布群。沿途有岩稜、雜木林相、霧冰和盛開的野花,四季的變化豐富。溪的入口是排灣族部落的好茶村,標高僅二百多公尺,故,必需強行攀登,溯行而上。在山谿深邃裡的蓊鬱雨林及被覆很厚的苔蘚草,景色相當美麗又迷離,可以說是台灣最有魅力的溯溪境界。
北大武山自然保育區
列為「台灣五嶽」之一的北大武山,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泰武鄉及台東縣金峰鄉的交界處,中央山脈主脊的最南端,標高 3090 公尺,一等三角點,是南台灣唯一超過 3000 公尺以上的山峰,因此有「南台灣屏障」的雅號,最近更被尊稱為「聖山」。
北大武山的山形巍峨壯碩,但是山脊瘦狹,東西兩側彷彿被削去一樣,因此由北往南望去,如同一個尖銳的錐形體,山頂布滿碎石,幾乎沒有樹木。在距離三角點約一小時路程的「大祠」,是日據時代的碑碣寺廟,現在幾乎己經成為廢墟。檜谷山莊是北大武山上較明顯的建築物,山友們大多以山莊作為中繼站。北大武山的美,在於她蜿蜒的山勢,及經常籠罩在飄緲雲霧中的山容。站在遠處眺望北大武,彷彿是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然而真正置身在山頂時,卻又是天雲清朗,視野極佳。
它以雄踞南疆之姿,與中北部高山分庭抗禮。由北大武山頂至屏東平原東緣的萬丹鄉,直線距離 12 公里,但垂直高差為 3000 公尺左右。高嶺迫境使之更高聳,尤其在高屏地區的居民看來,大武山巍峨魁梧的山影,直矗高屏平野的東側,千刃絕壁宛如南台灣的屏障。
早晨太陽從大武山露臉,此時大武山的身軀一片漆黑;繼之,火球隨著萬道光芒由黝黑的山壁邊緣跳出,辛苦地跨過這個高聳的門檻,揭開了南台灣一天的序幕;黃昏時斜陽的餘暉,為北大武裸岩抹上一層淡淡的金黃,在朦朧雲靄中,深黝的岩脈,泛著淡淡的藍光,憂鬱地向人們告別,南台灣的一天又落幕了。
對南台灣的魯凱族和排灣族而言,大武山一帶正是他們生長的地域,他們視大武山為靈山。大武山不但山水壯美,甚至可以說是獨步全台。大武山的無雙美景,首推「落日晚照」。當天氣晴朗時,站在絕頂上雄視三千公尺底下的巴士海峽、台灣海峽以及太平洋,欣賞落日晚照,當真是山空天入海,大地歸虛無!落日餘暉,天邊晚霞,極目處雲煙四起,盡去心中塵渣,其美極處,令人不可言喻。
本區位於中央山脈南端的東向坡面,臺東縣轄的太麻里、金峰、達仁鄉境內,亦即在臺東林區管理處轄之臺東事業區18-26,35-43(41部分林班),45-51(51部分林班),大武事業區2-10、12-20,24-30林班及屏東林區管理處轄屏東事業區第25林班巴油池部份,範圍涵蓋知本、太麻里、金崙、大竹、利嘉等五大溪流的集水區,海拔高由200-3,100公尺之間,面積廣達47,000公頃,是目前臺灣地區所存留面積最大、林相最完整的天然闊葉樹林地。
本區雨量豐沛,年雨量在4,400-4,800mm間,屬重濕型氣候;乾燥的冬季(11月至翌年3月)降雨較少,約50mm/月,多雨的夏季(4月至9月)則約500-800mm/月,雨季時量多而雨日少,降雨急劇密集,常有洪水氾濫,造成河床急速下切,其向源及向下侵蝕力強,造成大量岩屑,泥砂隨洪流下注入溪。本保留區包含三種基本地質岩層,即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的片岩,始新世的畢祿山層及中新世的蘆山層,主要是以頁岩、板岩為主,時夾雜細砂岩及石灰岩之薄層,地層構造劈理,褶皺軸大部份呈南北或北北東走向。
本地區的氣溫隨海拔不同有很大的變化,年平均最高溫18.5℃,最低10.3℃,因氣候因素所造成之林相分佈由低海拔至高海拔包括亞熱帶闊葉樹林群系,暖溫帶闊葉林群系,暖溫帶針闊葉混淆林群系及冷溫帶針葉林群系,幾已包括本島各類型氣候植群帶,另也因受到緯度偏南溫度較高之影響及山體高度之不足,使得冷溫帶及暖溫帶之針葉樹植物社會極度簡化,此亦成為本區之重要特色;如本省中北部山區常見之針葉樹雲杉、臺灣扁柏、香杉、臺灣杉、威氏帝杉、肖楠在本保留區中均缺如,但闊葉樹卻更豐富。
因此本區生物社會龐雜度極高,而這種生態環境極可能仍有台灣雲豹之棲息而普受重視,此外屬於文資法公告之臨絕動物-臺灣黑熊、水獺、藍腹鵰、帝雉、熊鷹、朱鸝、百步蛇、黃裳鳳蝶、高身鏟頷魚等族群量仍尚豐,而臺灣獼猴、山豬、山羊、山羌等大型哺乳動物更是生機旺盛;由於本區高山峻嶺,河川多而水流湍急,斷崖多而地勢陡峭,目前人為干擾破壞尚少,森林植被仍保持自然狀態,可說是本省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本區於七十七年元月間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保護對象為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原始森林,高山湖泊,依該法之規定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自然狀態,目前該區每年均編有年度管理維護計畫,由管轄之臺東林管處主導,配合大武工作站,以組隊、僱用臨時工方式,並會同該區之行政,警政單位嚴格執行保育巡邏工作,拆除保留區內之違獵陷阱,及勸阻非法狩獵、毒、電魚等行為,以加強野生動物的保護。
本區位於屏東縣轄東側,行政區劃屬於泰武鄉,東鄰大武山自然保留區,林業經營區劃上則隸屬屏東事業區第30,31林班,海拔介於1200-3090公尺,原劃定面積為390公頃,擬擴展為1,200公頃。
本區為中央山脈南段主脊西側南北大武山間的小集水區,屬隘寮南溪最源頭三小支流組成,本區面積不大但涵蓋之海拔落差卻達1,500公尺,全區為東南朝西北傾斜之地形,地勢陡峭。
本區氣候屬西南氣候區典型之夏雨型氣候,冬季雨量偏低,冬季雨量佔全年雨量之比例甚低,甚至有4-5個月乾旱期,年雨量約2,300-4,000mm。參考附近七座氣象測站紀錄,本區氣溫海拔每升高100公尺降低0.51℃,而海拔150公尺處年均溫為23℃,至海拔2,500公尺年均溫則為11℃。本區地質屬第三紀始新世(Eocene)黏板岩石系為主,含有劈理佳之黑板岩及千枚岩,陡峭易崩之地形,使得在平緩山麓常化育有紅黃棕色、磚紅化土,土層淺碎石礫多;高海拔近針葉林區因冬季引起之缺水現象較不明顯,則以棕色灰化土為多。
若以植物相似性35%為標準,本區植群概可分為四個林型或九個亞型,從海拔3,000公尺向下依次為鐵杉林型-植物主要為鐵杉、刺柏、紅檜,次為白花八角、森氏杜鵑等。長尾柯型分布海拔1,460-2,500公尺,優勢木為森氏櫟、鐵杉、臺灣杜鵑。
另在櫟林帶特殊地型才出現之阿里山千金榆-狹葉櫟型(落葉林型),植物除阿里山千金榆,狹葉櫟以外,臺灣杜鵑、赤楊、臺灣八角金盤、臺灣紅榨槭、紅楠等均為常見的植物種類。第四種林型為大葉校力-小西氏楠型,多分布溪谷或山之中下坡,海拔較低,以大葉校方,小西氏楠為優勢,其他以大葉釣樟,山肉桂、長葉木薑子、紅楠等植物較常見。經調查本區植物共有蕨類63種,裸子植物7種,被子植物377種,發現之蘭科植物極豐富,種類多達51種。
本保護區內擁有極壯觀的鐵杉雲杉針葉樹純林,從徑級、株樹之相關曲線判斷本鐵杉林型為一極盛林相,小苗木僅出現在老樹枯倒或林相破裂隙縫處。本區內珍稀植物經調查者評估有臺灣紅豆杉、威氏粗榧、山肉桂、十大功勞等,雖分布廣但卻潛藏被破壞之危機,而烏心石舅、廣東瓊楠等其分布狹隘不但屬區域性,且天然族群數急劇減少,其他如山豆根、四照花、葉長花、大武山新木薑子、青皮木、大葉木楝樹等植物亦甚為稀有。
在生態保育區位上屬本省西南氣候區鐵杉、雲杉、櫟林型森林生態體系之代表型;但生態學家仍認為本區範圍應向中低海拔處伸展將楠櫧林帶一併納入以使西南保護區更趨完整。
本區保護目標係以整個森林生態系為對象,故管理經營當以維持森林生態之完整與原始為原則。人為干擾尤須避免;本區內並無固定的人文活動,但北大武山卻是熱門的登山路徑,由登山步道兩側避難山莊遭毀損與垃圾堆積的狀況而言,可見本區登山活動四季皆極頻繁。由於登山客對經過的生態環境認同程度參差不齊,有意無意的毀損行為對本區生態完整多有不利影響。
北大武山位在屏東縣、台東縣交界處,標高3090公尺,為中央山脈最南端的主脊;巍峨壯碩,峭壁絕立名列台灣五嶽。其間原始林蒼翠蓊鬱,林相複雜,除少數登山步道外,人跡罕至,為各類野生動物提供絕佳的棲息環境。
入山沿途鳥況極佳。從佳平公路至新泰武間,可常見到中低海拔鳥類,如小彎嘴畫眉、黑枕藍鶲、朱鸝、繡眼畫眉等到處穿梭,並隨處可聽見台灣畫眉、山紅頭、頭烏線凌山越谷的歌聲。從新泰武部落至登山口,則易見到白耳畫眉、紅山椒、小捲尾雀躍枝頭,竹雞家族散步林道間,大冠鷲、鳳頭蒼鷹、老鷹長嘯翱翔天際。由登山口經海拔2200公尺處的檜谷山莊至北大武山頂三角點,是欣賞高山鳥類的最佳路段。冠羽畫眉、青背山雀、酒紅朱雀、藪鳥、金翼白眉均常在此出現,山頂稜線上的大武祠附近還可見到岩鷚的倩影。
往北大武山區一般以三天二夜的行程較佳,事先須至屏東縣警察局辦理甲種入山證。由泰武經檢查哨走佳平公路入山,過了新泰武部落再接北大武林道至登山口。從登山口至檜谷山莊,路徑明顯,山腰的檜谷山莊可休息、住宿,但無人管理,需自備睡袋。
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分佈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台灣原住民共有十九個部族,可略區分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平埔族則大多已失去原有的語言和習俗。
台灣原住民的起源
目前關於台灣原住民的起源說法有兩類,一是主張原住民的發源地在島外。一是主張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前一種說法甚普遍,學者從語言、考古、文獻資料、神話傳說等方面論證原住民祖先的起源地應是大陸東南沿海。學者甚至推測原住民移入台灣的年代,例如賽夏族與泰雅族應是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先陶時代即來台,排灣和卑南族則應是在東南亞巨石文化興盛時期,移入台灣。而台灣是南島語族祖居地的說法,是較新的主張,這是許多語言學家的研究結果。孰是孰非,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經濟生活
目的除自用外,一部分作為繳給貴族的租稅.小米,肉類,檳榔,芋頭等也習慣作為交易的媒介.農作物以小米,芋頭為主要糧食作物,其他還有花生,樹豆,甘藷等.芋頭以火烤乾後加以貯存,可供一年的消費.狩獵是男人的工作,與畜養同為肉類食物的主要來源.狩獵分團體狩獵和個人狩獵,但在觀念上獵場為貴族所有,因此獵人必須向獵場所有人繳租金.貴族中的地主擁有農田及宅地,可享有特權有稅收,如土地稅,獵稅,山林稅,水源稅等.紋身的花紋為整個人形的;家名 ,人名與平民不同;住宅,房子較大,門楣上有蛇,鹿,人頭等雕刻花紋;室內正堂迎間的壁上有人像雕刻,宅前有司令台等;婚前有與其他未婚女子同居的權;利可穿豹皮衣.地主近親可免租稅,其他裝飾近似地主.邊緣貴族與士社會地位相似,但邊緣貴族有貴族之名無貴族之實.其權利僅在刺墨的紋樣與人名方面與平民不同,其他平民一樣,是賴自己的勞力賺取生活上的物質 和精神所需。
傳統上排灣族的生產方式,以山田燒墾為主,兼事狩獵畜養與山溪捕魚.生產的目的除自用外,一部分作為繳給貴族的租稅.小米,肉類,檳榔,芋頭等也習慣作為交易的媒介.農作物以小米,芋頭為主要糧食作物,其他還有花生,樹豆,甘藷等.芋頭以火烤乾後加以貯存,可供一年的消費.狩獵是男人的工作,與畜養同為肉類食物的主要來源.狩獵分團體狩獵和個人狩獵,但在觀念上獵場為貴族所有,因此獵人必須向獵場所有人繳租金.
貴族中的地主擁有農田及宅地,可享有特權有稅收,如土地稅,獵稅,山林稅,水源稅等.紋身的花紋為整個人形的;家名,人名與平民不同;住宅,房子較大,門楣上有蛇,鹿,人頭等雕刻花紋;室內正堂迎間的壁上有人像雕刻,宅前有司令台等;婚前有與其他未婚女子同居的權;利可穿豹皮衣.地主近親可免租稅,其他裝飾近似地主.邊緣貴族與士社會地位相似,但邊緣貴族有貴族之名無貴族之實.其權利僅在刺墨的紋樣與人名方面與平民不同,其他平民一樣,是賴自己的勞力賺取生活上的物質和精神所需.
社會生活
排灣族的社會階層是建立在土地制度和長嗣繼承上,又土地所有權的獲得也靠長嗣繼承,因此我們可以說排灣社會階層制度是長嗣繼承制度造成的.社會階層分為-1.貴族為特權階級員多為主和其近親.2.士,社會地位低於貴族而高於平民,其長嗣為士,餘嗣為平民.士不是貴族與平民身份遞變中的必經階級,也不是貴族的附庸.3.平民,有些 是地主的遠親;有些可能與地主無關.平民的地位是最低的 一級.
琉璃珠的由來
關於古琉璃珠的來源問題,根據許美智小姐的研究,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排灣族人珍藏的古琉璃珠是在未到台灣之前的祖先們所傳承的,這些來台之前即相傳的琉璃珠比來到台灣後才傳進的新琉璃珠珍貴而有價值。
二、根據陳奇祿先生對琉璃珠進形成份分析的結果指出,排灣族人所持有的這些琉璃珠含鉛率高,但沒有鋇的成分,因此應屬於東南亞系。這些珠子應是排灣族的遷台祖先帶入台灣的,而這些琉璃珠只在排灣族內流傳,應是因為排灣族人把它們當作傳家之寶之故,因此琉璃珠的流傳地區可能只在排灣族的通婚範圍內流通。另外,琉璃珠也可以進一步反過來證明排灣族人的遷台時間,因為排灣族人擁有許多台灣其他族群所沒有的東南亞型琉璃珠,所以排灣族移入台灣的年代應不會早於西元初期琉璃珠尚未在東南亞大量分佈的年代。
三、有一種說法是,琉璃珠是由歐洲傳來的。主張此種說法的證據是南洋和歐洲自古以來就有交通路線,當時由南洋將香料運往歐洲,向歐洲人換取土著們認為最有價值的琉璃珠。因為曾有學者發現婆羅州北部的土著,擁有與排灣族極為相似的琉璃珠。因此有學者推測,排灣族可能就是婆羅州的土著,在十三至十五世紀之間,帶著他們的琉璃珠,渡海來台的族群後裔。
四、排灣族琉璃珠的來源之一可能是來自荷蘭。因為曾有學者從排灣族耆老中得知,琉璃珠是從排灣人所謂的Balaca人得來的,而Balaca稱呼的正是十七世紀佔據台灣的荷蘭人。且在荷蘭的報告中,也得知荷蘭當初與台灣土著族的交易之中,曾包含琉璃珠在內。
五、排灣族也可能是從漢人手中交易而得到琉璃珠,不過這種說法所指稱的琉璃珠已是較晚近的珠子了。
透過以上諸種說法,可以拼出一個大致的輪廓就是,古琉璃珠是在排灣族人遷台之前就擁有了,後來隨著族群遷移而進入台灣。排灣族可能是由南洋遷移入台,而這些珠子極可能是透過南洋和歐洲交易,而流傳到南洋,再隨著族群遷移而進入台灣。台灣族人抵台後,也先後從異族處得到琉璃珠。但這些後來的琉璃珠不僅數量不多,而且在樣式、色澤、質地等各方面都無法和遷台前的古琉璃珠相提並論。
製作技法
過去沒有人會製作琉璃珠,至少在日據時期至光復初期都不曾見過有人製作排灣族流璃珠。直到一位排灣族人雷賜先生,開始研發排灣族琉璃珠。
玻璃棒根用氧氣和煤氣之燃料透過管路燒融玻璃棒後,將融化之玻璃沾於耐熱棒上於磨石上滾動成形。再依所要之花紋玻璃絲於成形之玻璃珠上彩繪,等冷卻後剝下即完成。
歌謠
台灣族群之多、文化之富是世界許多島嶼中無能出其右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無非是原住民音樂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下就分別以歌謠和樂器作摘要式的陳述,希望藉此有助於讀者對台灣原住民音樂有初步的認識,並激發大家作更進一步的探尋與研究。
排灣族是一個出產情歌最為豐富的民族。旋律一樣的歌謠,歌詞可以因人情感之抒發而有不同的內容,以即興、自由、隱喻的方式表達個人深沉的愛意。歌唱有獨唱、領唱與回應及合唱等方式。合唱中常出現二度、四度、八度及杜農唱法。
編織
排灣族的編籃,主要材料為竹、月桃及籐。
常見的排灣族的編籃包括下列幾種:
1.嬰兒搖籃。或背負、懸掛、放置,通常外層竹製,內襯月桃蓆。
2.小至中型底方口圓的籃子,用以盛芋頭、甘藷或樹豆,搬運時用。
3.直徑約三尺的圓型淺弧簸箕,用以揚粟去糠。
4.有圈足,直徑約一尺,高半尺的竹豆,可盛檳榔、花生、芋頭乾、小米等。
5.較大型的背籃,用以盛農作物,搬運時用。
木雕
台灣原住民族喜歡在日用生活器物予以雕刻,除了美觀外,更傳達了文化意涵。例如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頭目,通常將刻有人頭或百步蛇或鹿等獵物的圖案的雕刻品橫掛屋簷下以彰顯頭目身份,也會在屋內立起雕刻著祖靈像的大型柱雕。
木雕材料的選擇視成品的功能而定。家屋上的木雕或像木桶、木臼、木椅等大型器物,多選用堅固耐用、不易腐壞的茄苳、台灣櫸木、二葉松、樟木、烏心石等。小型物品例如木匙、煙斗、木梳之類,則多用月橘之類質地軟且光潔細緻的材料,因為較易於修整雕刻。傳統排灣族木匙最早都是用月橘或是大葉黃楊的木材,柄部加以紋飾,碗部則留白,木髮梳則多在握柄上施以人頭紋,此外佩刀慣常也加紋飾。
木雕器物可再分為有木雕紋飾與無木雕紋飾兩種,魯凱族雕刻中最常見的圖案是人頭紋、蛇紋或二者的組合,以及圖案變形而成的幾何文。與排灣族相較之下,魯凱族的圖案內容變化較少,但形制較為簡潔有力。
各族雕刻的圖案亦今昔有異。現今的雕刻圖案趨於生活化,如狩獵、跳舞、上山工作、照顧小孩等,表現方式由抽象趨於寫實,甚至出現了與傳統平面雕刻大不相同的立體雕像。
現今的雕刻已不再似往日一般和日常器用、階層制度的關係緊密結合。現今木雕品的藝術創作成分愈來愈重。創作的目的一方面為發揮個人自我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族群意識再興,因此和族人的生活結合。雖然現在雕刻已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權——以排灣和魯凱為例,以前只有貴族才進行雕刻活動。但在圖案應用上,仍有所區分。例如人頭、百步蛇、陶壺等圖案仍是屬於貴族階層的;平民階層用的圖案則多以日常生活為主題,如狩獵、耕作、舂米等。
在排灣族社會中,雕刻師多是男性。而且多具有貴族身份,雖也有平民,但數量不多。在以往的排灣族中並無專業的雕刻師,雕刻工作只是為滿足社會的需要。因為裝飾或美化家屋都是貴族階級的特權,因此平民的雕刻師只能為貴族服務,不能用在自己的家屋上。雕刻師無法透過雕刻技法而獲得社會身份的晉升,最多只能得到眾人的敬重而已。
石雕
排灣族是台灣諸族中以貴族領導的族群,貴族家屋的雕飾就是社會地位與權力的表徵,舉凡立柱、簷下橫木、檻楣、門板等都裝飾了式樣化的圖案,例如在版雕上淺浮雕的排灣族正面祖先立像通常是左右對稱、雙腳直立、雙手舉在胸前的,時常搭配百步蛇圖樣或幾何形狀的紋飾。雖然現在部落貴族在經濟與社會地位上不再享有過去的優勢,但百步蛇或勇士的形象仍是部落共同的圖像語言,口傳文學與音樂常因老人凋零或無法記錄而失傳,此時視覺的作品反而成為承續傳統的一種方式。
在台灣原住民各族中,由於排灣與魯凱係以家族為中心的社會,因此住屋的裝飾最為發達。此等家屋的雕飾,可以分為立柱雕飾、簷桁雕飾、橫樑雕飾、檻楣雕飾及門板、獨石等。
排灣族的立柱雕刻主題均為祖靈像,且多為左右對稱的正面像。大致上是雙手舉於胸前,兩足直立,腕臂有重疊鐲釧紋,腰有束帶,或作三角紋,或作圓紋。頭頂或刻獸角,或百步蛇一雙,或為蜷蛇一條,男女生殖器亦甚明顯。雙眼之中,或嵌磁片,臍部或鑲磁紐。此等祖靈像,最高者有達三公尺,寬四十公分。
壁板與立柱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壁板雕刻的雕面較大,雕度也較淺,紋樣也較寫真。立柱雕飾象徵著大頭目或小頭目的權勢大小,有精簡各異的雕飾。石壁雕刻大都為淺雕的陰紋形式,人物的頭顱多成橢圓形,蜂腰闊肩,兩手或高舉,或置於胸前。壁板雕刻的人物造形與石壁相似。
排灣族以簷桁、橫樑以及檻楣雕刻最令人注目。 在數量上,簷桁雕刻亦比其他立柱、壁板、石壁的雕刻為多。簷桁、橫樑的雕刻,因為雕刻面積狹長,故其圖紋多作單行重複排列,主要圖紋多為人頭紋、蛇紋、鹿紋、豬紋,及其他幾何紋,以此數種圖紋作單行排列。簷桁的顏色,有以石灰及煙黑塗彩,此等塗料,黑白分明,但也有以紅黑兩色施彩,顏色更見強烈而美觀。
石材的使用是排灣族工藝的主要特色之一。特別是板岩,不僅是主要的建材,更是石雕的材料。大型石板的獲取,受限於傳統工具與技術,無法直接由山壁上取下,必須將獨立的大石塊逐次片解而得。而獨立的大石塊並非隨處可獲取,通常在大雨過後,河水暴漲,河水對山壁造成強力沖刷,使山壁成塊狀崩落。這些大型石塊在打剝後,就可作為建築和雕刻用的石板。因此,族人在夏季大雨過後數天,會抽空至採石場蒐集新近崩落下來的石材,因為在這段時間比較容易尋得石材。故打剝石板遂成為一種季節性的活動。
打剝石板的工作通常無法由個人獨立進行,如果是急需石板,可以付酬方式請人幫忙。否則會邀親朋數人一同前往,所得之石板均分。以三人一組為例,來到石材前,先觀察岩石中同一層紋路上,造成同一平面的裂痕,以工具橇動,使裂痕加深加長,至三邊裂痕相接,即得一平整的石板面。上下兩面皆略加整修,即得一厚片石板。這是第一步工作。為避免石板太薄而在打剝的過程中破裂,因此第一步打製的厚石板厚度為20至40公分。得到初步的厚石板後,再依照前述方法從中對分,使成兩片等厚的石板。如此重覆從中對分石板,使每次獲得的石板厚度漸次縮小,直到理想的厚度為止。再進行邊緣修整的工作,便成為方整的石板。
陶器
臺灣高山各族,除泰雅和賽夏族外,均持有陶器;鄒族、布農、阿美和雅美諸族且至晚近仍有陶器的製成,不過今日繼續製陶的,恐怕只有阿美和雅美二族了。製陶的第一步驟是採泥。泥稱data?,灰黑色,因為貓公社的陶工不會調捏(temper)陶土,所以泥以略含沙粒者為佳,因為可以免於燒成龜裂。泥採來以後,就要搗泥,稱mitevak,就是把泥放置在大型竹籩中,用舂穀的木杵搗它,製作十餘個陶壺所需的泥,需搗泥時間約二十分鐘。泥搗好後,通常要揀去泥中所含比較粗的沙礪,稱為mipilih,沙礪揀淨後即可供製作陶器之用。製作陶器時,婦人們蹲踞在盛泥的竹籩的旁邊,把所需用的泥,取至身旁,先略捏勻(minih),即開始塑型(palelun)。貓公的製陶法為塑捏法(moulding)而以墊拍修整。墊石 (anvil)自河床選用徑約7cm之卵石為之,稱?arimoleh,拍板(paddle)作槳形,通常長25-30cm,闊5-8cm,厚1-3cm,稱sateteh;墊拍的動作稱mibuso?。陶器的塑捏,在製陶墊座上進行之,墊座稱lagah,亦陶製,作無底附圈足淺豆形,其大小通常口徑26-28cm,底徑12.5-13.5cm,高9-10cm,陶坯拍成後,用手濡水,把器面撫勻,稱milanol,這時亦可加捏上其他附屬部分,如甕壺的耳部,或祭器(dewas)的飾條等等。這樣製坯即告完成。一個陶壺的製作,熟練的陶工,需約一小時;陶甗約需時一倍。
陶杯放在室內陰乾,通常為四、五天。乾後即可燒陶。燒陶稱milboh,在溪埔或空曠地舉行。採集乾柴或茅枝,疊架成堆,陶坯放置堆上,其上又蓋覆以柴枝乾草,然後再蓋覆以穀殼,即可點火。我們的製陶者sauma'是巫師,他在點火之前,先環柴堆用手作勢,狀如趕出惡魔,同時口中念念有詞,如此二次,即行點火。火燃點後,又同樣做了一次。這種動作是要使燒成的陶器不會龜裂,以免前功盡棄。為了免於龜裂,製陶者在製作期間且應嚴守不得與丈夫同床的禁忌。
貓公社阿美族稱一般的陶器為kuren,製陶稱misakuren。
各種用途的陶器
貓公社常見的陶器有飯鍋(pitu'aj),陶甗(tatonan),有蓋鍋(kabo'aj),水壺('atomo'),和祭器(dewas)等各種。
Tag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