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彼得.聖吉 主講 攝影:陳宗怡 出處:2008年3月號 / 跟著越南富起來

2008年1月31日早上9點,在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三樓已經湧入800多名來賓。人聲鼎沸,他們究竟在等什麼?
一小時後,氣勢雄渾的音樂驟然響起,一名男子從容優雅地走上舞台,宛若巨星般地接受在場來賓的鼓掌歡迎。
他,就是以《第五項修練》一書和組織學習理論享譽國際的企業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
這是聖吉自2003年底應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邀請來台,第二度再受邀來台,並以「領導力的修練」為題,發表唯一一場的公開演說。

包括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高希均教授、發行人王力行女士、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陳怡蓁夫婦、工研院院長李鐘熙博士等人均出席這場難得的知識饗宴,現場冠蓋雲集。


距離上次來台,已經將近五年。儘管聖吉以提倡組織學習及五項修練而名聞遐邇,但近年他積極投入人文教育、能源及環境永續經營的領域,並在中國與企業界、學界合作從事多項實驗計畫,希望透過這些實踐過程,對人類與地球的未來貢獻心力。


此外,「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是聖吉近年來最推崇的集體交流方法,也是他近年積極參與推廣的活動。主要是透過分組討論、交互輪替的活動設計,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充分、最有效率的團體討論。


以下是聖吉演講的精華整理:


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過程

今天早上的規劃,是首先由我發表一些看法,然後我們再與李鐘熙博士、張明正先生進行對話。希望結合這兩個部分,能協助台灣的朋友們瞭解「領導力的修練」這個主題。


不過我必須先強調,對於台灣社會,我並沒有任何的建言或意見,因為我對台灣社會其實並不瞭解。今天最重要的重點是:人們面對的壓力愈來愈強大,各種「確定感」愈來愈少,無法解決的各種挑戰和難題則與日俱增,而人們卻似乎只會等在那裡不動,等著某人來給我們解答。


據我所知,所有的社會都面臨相當大的壓力。有趣的是,儘管各地區社會、文化彼此有迥異,但人們都等著別人去告訴他們該做什麼。


但是對每個人來說——不管你身在世界何方都無一例外——人生中的第一年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想想看,你自己過去是如何學走路的?在你人生初期階段的一切事物,你是如何學習得來的?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簡單。但如果你不去好好思考這個問題,那我今天講的一切就都沒有用了。這是今天第一個重點:你是如何學習的?你其實是從做中學。


小孩在拿湯匙吃東西時,也不是第一次就能送進嘴裡,對吧?他可能把湯匙送到肩上、甚至送到額頭上,不是嗎?


因此,為什麼我們非得坐等別人來給我們答案呢?為什麼每次遇到困難時,都要去問別人:「告訴我該怎麼做吧?」誰又是擁有解答的專家呢?


內隱知識比外顯知識更有用

昨天我還在日本,很榮幸可以跟一位備受景仰的學者共同合作,他是在1995年著有《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的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先生。這是本非常棒的書,書中的核心理念是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按:也稱「默會致知」)和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不過這個詞不是他發明的,是他援用科學哲學家博蘭尼(Michael Polanyi)提出的概念。


野中先生曾經和日本許多大企業合作,如佳能、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他從這些與企業合作的經驗中,建立了他的「知識創造(knowledge creation)」理論,這個理論跟組織性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的概念略有不同,但差異不大。這兩套理論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不過,他仍是用「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這套核心理念來看待「學習型組織」。
外顯知識是指我們從書中學習得來的東西。我們可以將這類知識吸收、思考、轉換成各種具體的概念,然後用來做為經營企業的策略或者做為開發產品的理論基礎。


啟發野中先生的博蘭尼,他實際上是位數學家兼哲學家。在許多年以前,他說了一句很棒的話,「我們所知道的事物,遠比我們所能說出口的還多上許多。(We know far more than we can ever say)」


一個剛從大學畢業、滿腦子裝著科學教給他的工具、方法的社會新鮮人,和一個經驗老道的工程師相比,兩人之間顯然有著極大差異,對吧?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內隱知識,這種知識只能透過實際的操作過程才能學會,各行各業無一例外。所以人們的困惑往往就發生在這裡,從而讓人總覺得要問別人:「請告訴我該怎麼做?」


領導力 意指跨過一個門檻

回到今天的主題,是講「領導力」。我們首先來檢視英文裡「領導」(lead)這個動詞的字源。「領導」這個詞來源於「leith」這個字,意指「跨過一個門檻」。這個是個很生動的意涵。對我來說,這指的就是一個人有意願去帶領其他人努力向前邁出一步。有趣的是,「leith」這個字在歐洲幾千年來向來與「死亡(die)」這個字形影不離。


人必須「死去」、捨棄一些東西之後,才能向前跨出一步。死的可能是他的恐懼、他認為「自己做不到」的想法,或者是當我們面臨陌生事物而產生的各種焦慮或負面情緒等,例如害怕可能失去工作、可能做得不好,諸如此類。當我們瞭解這個歷史意涵的關聯後,就可以明白,人必須「死去」、放棄某些東西後,才能做好準備,跨步向前走。


也許在美國,很多企業的總裁重視的個人權謀與政治手腕,確實已經成為一項相當重要的手段。比方說你要有能力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不過就我認識的一些極少數的優秀領導人裡面,有些人確實很會演講,有些人講話的能力就普普通通,但他們依然是優秀的領導。畢竟領導力是日復一日的生活密切相關,你要在生活中不斷與人建立各種關係,涵養自己的才能,取得眾人的認同,建立互信、承諾和熱情等。領導力還包含著允許人去學習的能力、容許人犯錯的能力。


在美國,當總統大選辯論時,只要誰說「我從沒犯過錯」,那他可就麻煩了。因為人就是會犯錯,而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他就必須有開闊的心胸,去接受別人的犯錯,察看哪些地方出了問題。我發現不少企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位居權力位置的人是被隔離的,他身旁沒有真正能給他錚言的人,沒有人告訴他:「你這個看起來很棒的計畫,其實效果不怎麼樣。」這種權威人物被隔離(isolation)或絕緣(insulation)的情形,是企業裡最糟糕的問題。


傾聽 是領導力的基本功

關於領導力的修練,這其實是個很古老的議題了。第一,要成為領導人,必須先成為和其他人一樣的人,這牽扯了一生的生命旅程、在旅程中如何學習成為一個人、如何學習傾聽別人意見的能力。事實上傾聽比訴說更為重要。傾聽也是一種能力。


我們不妨試試暫停一下,發給每人一張紙,請逐字逐句地寫下我在過去兩分鐘內講的內容,有誰可以做得到嗎?我自己就做不到,雖然這些話還是我自己講出來的。因為我們不是機器,不是被動地把東西記錄在我們大腦後端的某個地方存放。


但是如果我要大家把你對於我剛剛兩分鐘內演講內容的意見或看法寫下來,大家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寫出來。這就是人類溝通的天性:我們並不是把所有聽到(hear)的聲音全都記憶下來,我們只記著那些我們專注傾聽(listen)的部分。


簡單地說,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傾聽」的修練,始於我們開始分辨我們身邊發生著什麼事情、有人說了什麼,然後造成了我的推論與聯想,這種分辨與區別的過程,正是我們培養「傾聽」能力的起點。再一次強調: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我們的思想」,而在於我們要把自己舊有的思想以及現在發生在身旁的一切給區分開來。
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不管他在任何位置上,他都有本事能靜下心來,細心地區分出哪些是身旁發生的事情,哪些是他自己既有的觀念或想法,而且能愈分愈細緻、愈分愈清楚。


以上講的,用我的術語來說就是「心智模式」,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套心智模式。沒有人與生俱來就有個「公司」「家庭」甚至「台灣」的概念在腦海裡,我們都是拿著我們既有的心智模式,一套綜合了我們情感、思想的預設立場來觀察、學習、瞭解事物並產生各種聯想。


這是一種很特殊的修練。用術語一點的說法,這是一種「反思的修練(discipline of reflection)」,特別是針對我們行為舉動所做的反思。當事物發生的時候,你必須去觀察、傾聽,然後分辨哪些是外在發生的事物,哪些是你自己內在既有的觀念、思惟與聯想,就在同一時間之內你要做出這樣的反思,很不容易。所以我說領導力的修練是個窮盡一生的修練旅程,唯有如此才能獲得與眾不同的能力。


不是解決 而是與問題共存

我在幾年前,有幸跟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面對面長談。彼得是個非常傑出的管理學家、思想家,也是個很棒的作家。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個對19世紀日本藝術知之甚稔的專家。在跟彼得會談的那天,正好是他90歲大壽的前夕,那天對話相當精采。我說「大多數的經理人都被問題所擾,」他回答說:「你要學會與問題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決問題。等你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到處都是問題,如果你不想被問題所擾的話,那你就得躺在棺材裡了。」


我們常常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彼得.杜拉克告訴我說:「經理人真正該知道的是,如果沒有問題存在,他們也就不能存活了。他們不能老是想著把問題解決掉。」他以90歲高齡的角色來告訴大家:你不需要解決所有問題,你要與問題共存。


道法自然 替未來找出路

最後,我特別想要說的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模式將無法永續存在下去,因為我們已經違反了自然法則。就像你不可能找土木工程專家設計出一個違反地心引力的建築物,但是我們卻總是違反「零廢棄物(zero-waste)」的自然法則。


就我所知,在美國,一個人需要一公噸(1000公斤)的原物料,包括石油在內,才能維持他一天的生活。而這些原物料,卻幾乎全部都將轉換成廢棄物。我們這種生活方式肯定不能持續下去,這違反了自然法則了嘛,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希望將來能有一些有智慧、有遠見的人,放下過去那種舊的心智模式,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這也是我近年來一直在與企業界、公民社會、NGO組織等接觸合作的原因。


食物系統也是個大災難,在過去50年間,我們失去了幾十億英畝的可耕地。這個面積已經超過中國、印度兩國土地面積的總和。而要載送食物,用的也是石油。這真的是太荒唐了。美國人吃的食物,居然要遠渡重洋2000英哩而來。


我住的地方就長了很多蘋果樹,但是我發現我在家裡吃的蘋果居然是來自遙遠的紐西蘭。這根本是個荒唐至極的系統!能源也是如此。


像 Google最近也投入相當可觀的一筆資金去研發新的能源。很多人都嚇了一跳:「天啊,他們是Google耶!他們在幹嘛?!在研究太陽能發電?!」這些網路專家發現美國每年都要使用全球5%左右的電力,來維持全球許多主要的伺服器運作正常,但這能源也可能消耗完畢,所以他們就想到了研發太陽能發電來加強電力供應量。


還有全球減碳的問題,也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黃浩榮整理)
資料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