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文山簡介

清乾隆間福建省安溪的高、張、林三家族人,離鄉背井飄洋過海,滿懷憧 憬地從淡水河駛入新店溪到景美溪沿岸,開墾建立新家園。漸漸的人口眾多起 來,有的溯溪而上往來於木柵、深坑、石碇、新店。先民見此地山勢起伏宛如 人的「拳頭」,清、道光二十一年將該地命名為拳山裡,隸屬淡水廳。光緒二 十年地方鄉紳嫌,「拳山」兩字不雅,請求改為「文山秀氣」的文山堡。自此 「文山」便是指景美、木柵、新店、石碇、深坑一帶。

日據時期文山堡隸屬台北縣,後改為台北州文山郡,並在深坑置廳轄管景 美、木柵,新店、石碇另設管轄區。光復後,政府仍沿日製,僅將深坑廳改成 深坑鄉仍管理景美、木柵。至民二十九年因行政的因素將深坑、木柵改為兩鄉 、景美設鎮。民五十九年北市升為宜轄市並將景美鎮、木柵鄉收編於直轄市區 內,並置景美區、木柵區。現又於民七十九年,北市行政區域再行調整把景美 、木柵兩區合併並改用先前「文山」兩字作為區名。景美、木柵兩地分分合合 近五十年,猶如難兄難弟一般。

今日的文山區地處台北市之南端。東毗深坑、南鄰北縣新店市,西瀕新店 溪與永和市相望,北接本市中正區之公館與安區為界。面積為三一、九八四四 平方公里。

二、景美、木柵地名之由來

清鄉紳郭錫鎦興建留公圳,引水至北市供農田灌溉。自大坪林到景美溪時 ,搭建木槻來運水。因而從新店橋頭處稱「槻頭」,景美這端稱「槻尾」。日 據時期,日人不認識「槻」字將其改為「景尾」。後來「景尾」鄉紳認為「尾 」有「末」的意思,陳情改為「景美」。 今老一輩的人以閩南語稱「景美」 時「美」字依然發「ㄨㄟˇ」音而不念「ㄇㄟˇ」。

至於「木柵」的地名也有一段故事的。先民在開墾木柵期間,景美溪對岸 山區為原住民居所,原住民經常下山攻擊先民。先民為禦防原住民來襲,便在 景美溪右岸,北由今開元街頭,南至更寮山麓之渡船頭(今政大操場)即渡口 處,以粗如圓桶之高長水樁編紮為柵,並設柵門為出入渡口之孔道。此即木柵 地名之由來。又因柵的發音「ㄓㄚˋ」有殺伐之氣,故老一輩都刻意將「柵」 發輕聲「ㄕㄚ」音,使其聽來輕柔些。

三、尋幽訪勝

文山區雖然不很大,因文山秀氣,且開發亦早,許多地方早已名聞遐爾。 但也有不少之處被淹沒之古蹟和景物。

先民溯溪而上,最早建立家園之處是新店溪和景美溪交匯處叫「溪仔口」 (今在景福街278公車起站點)並興建一座供奉其鄉祇清水祖師廟,該廟建好 後改名萬慶岩,此一通往萬慶岩之街道叫萬慶街,而「溪仔口」也就叫萬慶岩.

一起渡海到文山區發展的高、張、林三姓家族在財富漸多,人口逐增下, 異姓不能同心且相互衝突,決定分家。從家鄉帶來的尊王神像,林夫人、香爐 在三家族的代表下分別抽籤決定誰屬。結果林姓家族抽到林夫人像,且在萬隆 覓地建集應廟並在今羅斯福路五段發展。高姓家族抽到尊王神像,在景美街建 集應廟,並留在景美發展。張姓家族抽到香爐在木柵國中對面覓地建集應廟, 因此也朝木柵發展。三座集應廟以景美的集應廚年代最久,今列為三級古蹟, 且這三座集應廟均供奉尊王張巡,保儀大夫許遠和張巡愛妾林夫人。

除了三座古老集應廟外,興隆路一至三段為高姓與蘇姓家族共十五人來至 此開墾,故又稱十五分莊,為討吉利稱作「興隆莊」含為福建人在此興盛的寓 意,也是興隆路路名的由來。

「興福莊」過去以虎形、耙形、獅形、猴形等四穴最為著名。虎形穴在興 隆國小後面、耙形穴在興隆市場後面,獅穴位於興隆公園景美山山下,猴穴在 辛亥路隧道出口,公務人員訓練中心下方,興德路旁(即興德市場後面)。可 惜的是近三十年的開發,環境變遷下其山貌己不復見了。

四、文教區的形成

木柵四面環山,中間為盆地,境內有景美溪貫穿具有天險的地勢。日據末 期,日人利用木柵的天險地勢,將許多重要機關都疏散至此。光復後,政府播 遷來台後,也循此方式。於民國四十一、二年間將考試院(含考銓兩部)、台 銀、台電、教育部、司法行政部、木柵革命實踐研究院(今青村) 、中央黨部 、國防部部份機關、財經學校(國防管理學院前身)等多項單位遷至此,有些 並有眷舍。民國六十年以前,從考試院至埤腹路(今和興路)一帶,當時也有 不少美國軍官眷舍,尤以五十年至五十七年最盛。雖然不久,絕大多數的機關 均遷移他處,但確留下大批眷舍居住於此。

因為突然湧進不少的人口居住,為解決子女就學上的問題,在此地亦添設 立了兩所私立小學。屬於黨部的私立中山小學和考試院附設的私立中興小學( 永建國小前身)及陳舍我先生創辦的私立新聞職業學校(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前 身)外。加上木柵景美兩所國民小學,木聯五省中分部初級部(實踐國中前身 ),縣立木柵初中、私立指南初中(景文中學前身)、省立文山高中(己廢校 ),另外還有兩所大學。向裡去有政治大學,往外走去有台灣大學。從小學至 大學,各級學校均有,使本區在淳樸的鄉村中更增添了一股濃厚的書卷氣,加 上前面的因素,中堅份子的人口-軍公教人員最多。自然而然,本區就形成了 文教區了,也是北市最有人文氣質的一區了。

五、特產-茶香、筍香

提起木柵的特產,人人都會想到文山包種茶,然而木柵的茶以鐵觀音最為 有名。

鐵觀音原產地在福建安溪,因其色澤深似鐵,故名鐵觀音。由茶農張迺妙 從家鄉移植而來,並數次回鄉研習烘焙技術指導農友製作,而有今日之成果。 隨後數十年間雖有不少茶農流失直到民六十九年將茶與觀光休閒相結合,使木 柵觀光茶園設立而吸引了大人潮,木柵的茶不論是包種茶或是鐵觀音均遠近馳 名。

木柵的竹筍卻因山地的不斷開挖改建成公寓,不再有往日的盛產情況了。 在四五十年代,每當五月六月時,大街小巷,或是市場,總是可看到不少農婦 挑著兩擔竹筍叫賣。木柵的筍是錐形,每個筍都不大,一台斤約三、四個或五 、六個。據農人告之挖掘竹筍需清晨兩三點至山坡挖掘至四五點回來清洗,六 點挑至市集販賣。因此買筍需趕早,不但買到鮮嫩的筍,且可一聞那混著泥味 的特殊筍竹香,令人肺脾舒暢。因筍十分鮮嫩,買回連殼一起下鍋以清水滾熟 待涼後剝殼切塊涼拌,除了鮮嫩爽口且滿嘴芳香。

六、木柵、景美的對外交通

早期景美是通往新店必經之地。木柵則是聯絡深坑、石碇的要道。

從台北經景美到新店可坐火車或公路。公路則走景美街過景美舊橋。鐵路 則是現在的北新路。民國五十一二年間,景美街的留公圳尚未加蓋,道路十分 狹窄,然而交通流量卻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待留公圳加蓋後,不久火車也就 停馳了,在原鐵道處改為公路,也就是現在的北新路,而北新路兩岸的農田也 成了公寓林立的住宅了。

木柵路原是北碇線的幹道,以往必經過景美方能向外聯絡。經過數十年的 交通建設不論是往石碇、深坑、或是新店、南港、內湖的對外道路均已打通, 原本是良田,或是文山秀氣的重重山巒也已被一棟棟的大樓所取代。由淳樸的 鄉鎮,至濃厚的書卷文教區,隨著捷運的鋪設,帶來了交通的便利,也帶來了 商賈們的覬覦-這片北市最後的淨土一是否淪為五顏六色的商業區呢?

△資料來源:
(1)台北城的故事。
(2)歷史月刊V.64。
(3)文山區公所簡介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文山簡介

清乾隆間福建省安溪的高、張、林三家族人,離鄉背井飄洋過海,滿懷憧 憬地從淡水河駛入新店溪到景美溪沿岸,開墾建立新家園。漸漸的人口眾多起 來,有的溯溪而上往來於木柵、深坑、石碇、新店。先民見此地山勢起伏宛如 人的「拳頭」,清、道光二十一年將該地命名為拳山裡,隸屬淡水廳。光緒二 十年地方鄉紳嫌,「拳山」兩字不雅,請求改為「文山秀氣」的文山堡。自此 「文山」便是指景美、木柵、新店、石碇、深坑一帶。

日據時期文山堡隸屬台北縣,後改為台北州文山郡,並在深坑置廳轄管景 美、木柵,新店、石碇另設管轄區。光復後,政府仍沿日製,僅將深坑廳改成 深坑鄉仍管理景美、木柵。至民二十九年因行政的因素將深坑、木柵改為兩鄉 、景美設鎮。民五十九年北市升為宜轄市並將景美鎮、木柵鄉收編於直轄市區 內,並置景美區、木柵區。現又於民七十九年,北市行政區域再行調整把景美 、木柵兩區合併並改用先前「文山」兩字作為區名。景美、木柵兩地分分合合 近五十年,猶如難兄難弟一般。

今日的文山區地處台北市之南端。東毗深坑、南鄰北縣新店市,西瀕新店 溪與永和市相望,北接本市中正區之公館與安區為界。面積為三一、九八四四 平方公里。

二、景美、木柵地名之由來

清鄉紳郭錫鎦興建留公圳,引水至北市供農田灌溉。自大坪林到景美溪時 ,搭建木槻來運水。因而從新店橋頭處稱「槻頭」,景美這端稱「槻尾」。日 據時期,日人不認識「槻」字將其改為「景尾」。後來「景尾」鄉紳認為「尾 」有「末」的意思,陳情改為「景美」。 今老一輩的人以閩南語稱「景美」 時「美」字依然發「ㄨㄟˇ」音而不念「ㄇㄟˇ」。

至於「木柵」的地名也有一段故事的。先民在開墾木柵期間,景美溪對岸 山區為原住民居所,原住民經常下山攻擊先民。先民為禦防原住民來襲,便在 景美溪右岸,北由今開元街頭,南至更寮山麓之渡船頭(今政大操場)即渡口 處,以粗如圓桶之高長水樁編紮為柵,並設柵門為出入渡口之孔道。此即木柵 地名之由來。又因柵的發音「ㄓㄚˋ」有殺伐之氣,故老一輩都刻意將「柵」 發輕聲「ㄕㄚ」音,使其聽來輕柔些。

三、尋幽訪勝

文山區雖然不很大,因文山秀氣,且開發亦早,許多地方早已名聞遐爾。 但也有不少之處被淹沒之古蹟和景物。

先民溯溪而上,最早建立家園之處是新店溪和景美溪交匯處叫「溪仔口」 (今在景福街278公車起站點)並興建一座供奉其鄉祇清水祖師廟,該廟建好 後改名萬慶岩,此一通往萬慶岩之街道叫萬慶街,而「溪仔口」也就叫萬慶岩.

一起渡海到文山區發展的高、張、林三姓家族在財富漸多,人口逐增下, 異姓不能同心且相互衝突,決定分家。從家鄉帶來的尊王神像,林夫人、香爐 在三家族的代表下分別抽籤決定誰屬。結果林姓家族抽到林夫人像,且在萬隆 覓地建集應廟並在今羅斯福路五段發展。高姓家族抽到尊王神像,在景美街建 集應廟,並留在景美發展。張姓家族抽到香爐在木柵國中對面覓地建集應廟, 因此也朝木柵發展。三座集應廟以景美的集應廚年代最久,今列為三級古蹟, 且這三座集應廟均供奉尊王張巡,保儀大夫許遠和張巡愛妾林夫人。

除了三座古老集應廟外,興隆路一至三段為高姓與蘇姓家族共十五人來至 此開墾,故又稱十五分莊,為討吉利稱作「興隆莊」含為福建人在此興盛的寓 意,也是興隆路路名的由來。

「興福莊」過去以虎形、耙形、獅形、猴形等四穴最為著名。虎形穴在興 隆國小後面、耙形穴在興隆市場後面,獅穴位於興隆公園景美山山下,猴穴在 辛亥路隧道出口,公務人員訓練中心下方,興德路旁(即興德市場後面)。可 惜的是近三十年的開發,環境變遷下其山貌己不復見了。

四、文教區的形成

木柵四面環山,中間為盆地,境內有景美溪貫穿具有天險的地勢。日據末 期,日人利用木柵的天險地勢,將許多重要機關都疏散至此。光復後,政府播 遷來台後,也循此方式。於民國四十一、二年間將考試院(含考銓兩部)、台 銀、台電、教育部、司法行政部、木柵革命實踐研究院(今青村) 、中央黨部 、國防部部份機關、財經學校(國防管理學院前身)等多項單位遷至此,有些 並有眷舍。民國六十年以前,從考試院至埤腹路(今和興路)一帶,當時也有 不少美國軍官眷舍,尤以五十年至五十七年最盛。雖然不久,絕大多數的機關 均遷移他處,但確留下大批眷舍居住於此。

因為突然湧進不少的人口居住,為解決子女就學上的問題,在此地亦添設 立了兩所私立小學。屬於黨部的私立中山小學和考試院附設的私立中興小學( 永建國小前身)及陳舍我先生創辦的私立新聞職業學校(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前 身)外。加上木柵景美兩所國民小學,木聯五省中分部初級部(實踐國中前身 ),縣立木柵初中、私立指南初中(景文中學前身)、省立文山高中(己廢校 ),另外還有兩所大學。向裡去有政治大學,往外走去有台灣大學。從小學至 大學,各級學校均有,使本區在淳樸的鄉村中更增添了一股濃厚的書卷氣,加 上前面的因素,中堅份子的人口-軍公教人員最多。自然而然,本區就形成了 文教區了,也是北市最有人文氣質的一區了。

五、特產-茶香、筍香

提起木柵的特產,人人都會想到文山包種茶,然而木柵的茶以鐵觀音最為 有名。

鐵觀音原產地在福建安溪,因其色澤深似鐵,故名鐵觀音。由茶農張迺妙 從家鄉移植而來,並數次回鄉研習烘焙技術指導農友製作,而有今日之成果。 隨後數十年間雖有不少茶農流失直到民六十九年將茶與觀光休閒相結合,使木 柵觀光茶園設立而吸引了大人潮,木柵的茶不論是包種茶或是鐵觀音均遠近馳 名。

木柵的竹筍卻因山地的不斷開挖改建成公寓,不再有往日的盛產情況了。 在四五十年代,每當五月六月時,大街小巷,或是市場,總是可看到不少農婦 挑著兩擔竹筍叫賣。木柵的筍是錐形,每個筍都不大,一台斤約三、四個或五 、六個。據農人告之挖掘竹筍需清晨兩三點至山坡挖掘至四五點回來清洗,六 點挑至市集販賣。因此買筍需趕早,不但買到鮮嫩的筍,且可一聞那混著泥味 的特殊筍竹香,令人肺脾舒暢。因筍十分鮮嫩,買回連殼一起下鍋以清水滾熟 待涼後剝殼切塊涼拌,除了鮮嫩爽口且滿嘴芳香。

六、木柵、景美的對外交通

早期景美是通往新店必經之地。木柵則是聯絡深坑、石碇的要道。

從台北經景美到新店可坐火車或公路。公路則走景美街過景美舊橋。鐵路 則是現在的北新路。民國五十一二年間,景美街的留公圳尚未加蓋,道路十分 狹窄,然而交通流量卻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待留公圳加蓋後,不久火車也就 停馳了,在原鐵道處改為公路,也就是現在的北新路,而北新路兩岸的農田也 成了公寓林立的住宅了。

木柵路原是北碇線的幹道,以往必經過景美方能向外聯絡。經過數十年的 交通建設不論是往石碇、深坑、或是新店、南港、內湖的對外道路均已打通, 原本是良田,或是文山秀氣的重重山巒也已被一棟棟的大樓所取代。由淳樸的 鄉鎮,至濃厚的書卷文教區,隨著捷運的鋪設,帶來了交通的便利,也帶來了 商賈們的覬覦-這片北市最後的淨土一是否淪為五顏六色的商業區呢?

△資料來源:
(1)台北城的故事。
(2)歷史月刊V.64。
(3)文山區公所簡介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鄉紳郭錫鎦興建留公圳,引水至北市供農田灌溉。

自大坪林到景美溪時 ,搭建木槻來運水。因而從新店橋頭處稱「槻頭」,景美這端稱「槻尾」。日 據時期,日人不認識「槻」字將其改為「景尾」。後來「景尾」鄉紳認為「尾 」有「末」的意思,陳情改為「景美」。 今老一輩的人以閩南語稱「景美」 時「美」字依然發「ㄨㄟˇ」音而不念「ㄇㄟˇ」。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鄉紳郭錫鎦興建留公圳,引水至北市供農田灌溉。

自大坪林到景美溪時 ,搭建木槻來運水。因而從新店橋頭處稱「槻頭」,景美這端稱「槻尾」。日 據時期,日人不認識「槻」字將其改為「景尾」。後來「景尾」鄉紳認為「尾 」有「末」的意思,陳情改為「景美」。 今老一輩的人以閩南語稱「景美」 時「美」字依然發「ㄨㄟˇ」音而不念「ㄇㄟˇ」。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芳是"萬隆"與"芳川"兩條礦脈的名稱

各取前兩字組合起來的
所以這地方就叫萬芳
萬芳上的醫院就要叫"萬芳醫院"
萬芳上的高中當然叫"萬芳高中"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芳是"萬隆"與"芳川"兩條礦脈的名稱

各取前兩字組合起來的
所以這地方就叫萬芳
萬芳上的醫院就要叫"萬芳醫院"
萬芳上的高中當然叫"萬芳高中"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 「新店」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當時人們在今天的碧潭東岸興建店舖,後來發展成為街市,由於附近以前並無店舖,所以就稱此地為「新店」;另一種說法是指,本地原先已有店舖,後來在道光年間,因為受到山洪爆發的沖毀,又重新興建店舖,而將此地命名為「新店」。

致揚
張貼於 2005-09-17 12:33:07
新店-平廣路九丁榕位於烏來平廣路樹公廟旁的九丁榕已經有千年以上的年紀了,樹高25公尺,枝葉豐盛,樹形優美,遠遠地看就好像一把墨綠色的雨傘。而它巨大的板根就像龍爪一樣,牢牢地抓住地面。如此優美的老樹實在是非常值得一看。

  這棵樹的由來早已不可考,但樹旁的樹公廟由來卻隱藏一段先民開台拓荒的血淚史。話說大約三百年前,先民渡海來台開墾,人數逐漸增多,只好往山坡上開發,來到九重吹老樹這附近定居,可是漢人的開墾卻漸漸威脅到原住民的生存空間,於是原住民躲在九丁榕樹下,殺了過往的漢人,將骨頭棄置在樹下,後來漢人將堆積的骨頭放置在骨灰罈,在樹旁用石頭砌了一間小廟置放,供奉「應翁公」。

  爾後由當地居民將廟中的骨灰罈送去靈骨塔存放,另外蓋了一間大一點的廟,改名為樹公廟。

  如果你也想來拜訪這棵千年的老樹,請沿著新烏路直走,來到下龜山橋時右轉,過橋後第二個路口再右轉,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沿途平廣路與廣興路的路標交錯,當你看到左邊有「鳳凰土雞城」,右邊是「錦龍土雞城」再往前走就到了。



致揚
張貼於 2005-09-17 12:34:51
先民從大陸渡海移民而來,常以祖籍相近聚集而居,以便相互照應落地生根,繁衍子孫,聚集成大村落,過去這種地緣意識,在民間的廟宇很容易看出來,例如泉州人的聚落會拜廣澤尊王,供奉清水祖師的村落則為泉州府安溪縣人,開漳聖王的是漳州人的共同的信仰,差不多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座廟宇,廟宇成為居民信仰的中心。

過去生活困苦的時代,平常吃鹹菜、醬瓜、魚等佐餐,一個月難得吃到豬肉、雞鴨,只有在迎神賽會,才能大魚大肉的吃;因此大家都盼望吃拜拜的日子來臨。但卻有打腫臉孔充胖子的作風,時常有「前面迎賓客,後門送包袱上當鋪」的情形。

現在,大家生活優裕,吃拜拜的興致不高,許多廟會的活動也從演歌仔戲、布袋戲到演電影,現在漸漸由文化活動所取代。今以大坪林、安坑、屈尺、廣興四地分述各宗教信仰與聚落髮展背景,來體會先人之用心經營。

[ 開天宮 ]

位於「新店路」及「新店後街」交會處,現今的「新店國小」路底,有一座威靈顯赫之古廟,名為「開天宮」,山門口的牌樓矗立碧潭邊。這裡供奉著「盤古帝王」,一個與開圳英雄「郭錫」有密切淵源的歷史古蹟。依據開天宮誌的記載:「郭錫」開圳時,遭番害,逢惡疾,工匠不安寧。」,因而提議建一小祠,奉開天闢地的神明「盤古帝王」,確保平安,並祈求工程順利,爾後一帆風順。

新的「開天宮」是民國十八年改建,陸續完成於民國七十一年至七十四年。現今開天宮內的「地藏王祠」就是當年古廟原址,古老之「盤古帝王石牌」及「盤古帝王本尊」,則供奉於新廟大殿中。

[ 土地公廟 ]

大坪林五莊的泉州移民,主要的宗教信仰是泉州人的守護神保儀大夫,保儀尊王及地方守護神福德正神(土地公),在墾荒時期,為祈求大家平安及拓墾順利,各莊頭均各自擁有一座土地廟:十四張的斯馨祠(創建於乾隆年間,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十二張的咸亨宮、二十張、七張的福德宮及寶斗厝的福壽宮(以上均有一百多年歷史)等。
日治以前,五莊頭分別於每年正月20日及10月15日舉行聯合大拜拜,正月20日為求平安,10月15日為謝平安,祭典前一日至木柵忠順廟迎保儀大夫、保儀尊王回莊,由當值爐主請至莊內土地廟供信眾祭拜,依十四張、十二張、二十張、七張及寶斗厝的順序輪流,各供奉一日,各莊都各自去請陣頭遶境。


日治末期,正值二次大戰,日本政府為節約物資,禁止殺豬及祭祀,於是聯合祭典中斷了十餘年;台灣光復後,遂逐漸恢復,但正月20日除了十四張仍維持以外,其他四莊已消失,民國五十年政府統一在3月23日媽祖誕辰舉行。10月15日的謝平安則仍各自舉辦。

[ 長興宮 ]

新店老街,即現今新店「碧潭吊橋」東岸之「新店路」,根據歷史記載,新店老街創始於「道光年間」,早年是「烏來」、「木柵」、「安坑」、「景美」一帶,農作物及日用品之集散地,亦是山上居民的購物中心,因為昔年有河運、輕便路及吊橋之便捷,故曾鼎盛繁華。

新店老街,商店林立,從前有藥鋪、青草店、餅鋪等商號,從出生到老死的生活必需品,這兒都買得到,商家的後巷,從前可直通新店溪,每年最怕的就是水災,因此商家集資興建一土地廟,名為「長興宮」,據管理人林文良先生口述:「本廟已超過一百五十年,原來之「老土地公」被洪水沖走,現僅存「老土地婆」一尊。」古廟已擴建為二樓,護祐著新店路商家平安發財。

[ 新店教會 ]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Nlacker 1844~1901)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教士,1872年3月9日搭船抵達淡水,利用淡水作為傳教根據地,以大甲溪以北作為北部教會教區。他到淡水之後努力學習台語,並藉為人治病傳播教義,至1880年止在北部地區設立21個教會,至1894年增加為24座教堂。於同治十二年(1873),馬偕到過新店,他形容:「新店是一個鄉下市鎮,或不如說是村子。」

那時,高霞嫂有一房屋,因承租人留下一幅神像在牆上,沒人敢拆一直空著。於是屈尺的教友曾恩邀請馬偕和他的學生來拆下這幅神像。高霞嫂為了感謝馬偕牧師,就將這間房子租給他當教堂,為基督教在新店傳教奠下基石。

1874年7月26日,馬偕牧師派遣嚴清華來主持這佈道所,是北台灣第七間教會名為「大溪新店教會」,新店教會從剛開始的只有31人領洗,一年後已有 200人做禮拜,在當時的台灣是成長極為快速的教會。第一座舊教會在1876年6月18日毀於火災;1884年3月30日新店教會新教堂落成,場面熱烈有 500人做禮拜。

但在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法軍封鎖台灣,人心浮動。當時馬偕和新店教徒之間密切來往,看在一般百姓眼中,無異勾結異族,巧合的是教民蘇水和若干教徒突然僱船十餘艘,要將家眷、物件搬遷到別處。隔天。又繼續搬運傢俱、什物。新店百姓看到這種情景,乃與教民發生衝突,除了教民被搶,教堂也被毀,成為台灣近代史上著名「台北教案」,事件波及了整個大台北地區。

事後,列強向中國政府索取賠償金,以平息禍端。馬偕則利用賠償重建巍峨的新教堂,新教堂曾被譽為:「台灣北部最美觀的建築物」,是當時新店著名的地標。可惜在民國十三年(1924)八月一日被大水沖毀,現在的教堂乃是在民國十六年(1927)遷地重建的紅磚禮拜堂。日治時期重建的紅磚禮拜堂雖然沒原建築物的宏偉,但巴洛克風情也讓它在現代建築物中另見風情,只可惜隨著教友激增使用空間不足,這一、二年內正準備改建。

[ 廣明岩 ]

新店市最著名的獅頭路佛教聖地「廣明岩」,是由廣欽老和尚在民國三十七年創立,獅頭山腰尚有「玉山禪寺」、「碧雲寺」、「廣照禪寺」。其中「慈玄寺」等佛教寺廟,建於日治時期,其餘均是民國以後所建。慈玄寺,創立較早,日治時期已略具規模,其餘都創建於光復以後。

民國三十七年,廣欽老和尚傚法昔日印度佛教僧侶以刀斧、耐心,不畏辛勞地於叢林深山中開鑿山洞、佛像與佛塔之堅毅精神,選擇台北近郊的碧潭附近山壁開鑿修行石窟;三載以還,時年六十的廣欽老和尚,復率石匠於右後上方鑿石窟,造阿彌陀佛大像,高二丈,創台灣石窟造像之先例。
刪除回應


致揚
張貼於 2005-09-17 12:39:24
[ 牛車 ]

早期台灣交通運輸主要靠人力與獸力,以步行或牛車為主,遇有婚嫁喜慶,則乘坐人力車出現。當然牛車還是裝載貨物運輸的主要工具,往往數十部或上百部牛車,成為車隊,在叮叮噹噹的牛鈴聲響中,排成一條大長龍,出沒在一大片廣闊平原的牛車道上,把貨物來回運送。光復初期至民國四十年代,農村交通運輸以「牛車」、「手拉車」為主,直到民國五十年以後,政府積極推動農業經營機械化,牛隻逐年銳減,牛車已逐漸被新興的交通運輸工具所取代。

[ 轎子 ]

轎子為清代時主要交通工具。轎子大都以竹製成,經營這種行業的人稱為「轎班」,抬轎的轎伕一般是2或4人。轎子在日治初期還很盛行,直到人力車、腳踏車、汽車慢慢普及後,才逐漸減少。日治時期,日本人很喜歡,由新店坐轎到第二發電所屈尺,經由第一發電所龜山,上溯南勢溪的右岸到烏來泡溫泉。

[ 輕便車-(台車) ]

輕便車又叫「台車」、「五分仔車」,行駛於輕型鋼軌的無動力車,分為客車、貨車兩種,貨車載重約1,000台斤,成為一種集散駁送具有鐵路型的運輪工具。主要以人力推動前進,由一人或二人操作,凡是載重或山間坡道,多需二個車伕推引,爬高時使力推進,下坡時著力拉煞車,尤其是遇水過橋,人彷彿懸半空行走,跳踏前進,不能傾跌。

台車有四個鐵輪,形如火車,中連鐵軸,其上舖木板,在長方型的板座四角,各插四根木柱,以便一人或二人拖引推進,未設會車道,如遇會車,空車要讓載重車,客車要讓貨車,若同是客車或貨車,下行要先讓上行,是時將台車搬出軌道外,讓對方通過後再搬入軌。日治時期新店設有兩條輕便車路,主要是便於運輸烏來地區的珍貴林木,現在廣興還留有當年的隧道。

[ 人力車 ]

人力車和腳踏車一樣有兩個輪子,中間有一座位,上有帳蓬,遇有烈日或下雨,可以掀開來;前面的把手由一個人推;人力車車伕都用跑步的,他們的手臂和腿部由於長年工作都長得很結實。

[ 三輪車 ]

三輪車是以大型車輪二個組成,前段構造以人力腳踏車做動力,后座位設有一棚架可撐1-2人再帶個小孩或輕便的貨物,三輪車自民國三十年代起流行於都會市街。

[ 孔明車(腳踏車) ]

腳踏車,俗稱「孔明車」,光復後稱為「自行車」。鐵管製造,有把手、座墊、后座、橡皮輪胎,甚且有警鈴、車燈。車燈是經過一種小型的轉動式發電機,透過後輪的轉動旋轉小發電機而發電燃亮燈泡,踏得愈快燈光就愈亮。腳踏車自民國十年至民國六十年代農村的主要交通工具,日治時期能購腳踏車使用的皆屬小康人家。民國四、五十年代,農夫常將農作物,如:稻、榖、蔬菜、地瓜、雜糧,以載貨的腳踏車運到城市販賣,一次可載運二、三百斤,上坡下坡,顛簸跳動行駛在石子路上,十分勞苦。

[ 火車-萬新鐵路 ]

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於日治大正十年(1921)鋪設萬華至新店鐵路,全長14公里,同年四月十七日通車,稱為縱貫鐵路新店支線(俗稱萬新鐵路)。萬新鐵路自縱貫線萬華站分支,當初共設十一站,以萬華起站,有跑場町(和平)、古亭仔(古亭)、螢町(螢橋,今廈門街)、水源地、公館、景尾(景美)、十五分、七張、大坪林、新店等站,大正十年(1921)一月二十五日,萬華至公館間通車,每日往返四次,三月通抵新店。在1934(昭和九年)的統計資料中,新店線有2輛蒸汽火車頭及2輛蒸汽動車,客車部分,則有二等24人座2輛,20人座1輛,三等50人及48人座各4輛、42人座3輛。光復後1949(民國 38)年6月1日,新店線由台灣鐵路管理局向台北鐵路公司(前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收購經營,結束民營的身份。

新店線的營業狀況以民國46年(1957)最好,此後便日漸走下坡,據次(民國47年)年統計,新店火車站每日上下旅客5200人次,裝運貨物約佔百分之 87,每曰開往萬華10班次。為配合煤礦開採運輸而興建的「新店線」鐵路,對景美、新店及暗坑、烏來等地產物的開發運輸貢獻不少。

現在的北新路前身就是萬新鐵路新店段。過去在鐵路未拆之前,台北通往新店的道路,過的是目前的舊景美橋,然後走現在的順安街後,鐵路和公路並行到光明街前分開,根據地方耆老的回憶,當鐵路和公路之間種了苦苓樹分隔。當年流傳的<七字仔歌>,最能描繪這段旅程的心境:

公館閣過萬隆莊 景尾停車無幾分
大坪七張通宿困 稽查驗票那塊巡
元早車單不識驗 近來驗票設真嚴
車閣宿困到新店 三十分鍾野拈拈
行對溪岸恰袂慢 入街驚了踐時間
付著渡船不免等 江名現今改碧潭
元早著過雙咀渡 今有吊橋有恰蘇
橋頭憲驚治塊顧 吊橋政府大功勞...

民國五十四年(1965)3月20日停止營業,成為最早停駛的台鐵支線,同月25日拆除,結束其44年營運的歲月。

[ 摩托車 ]

摩托車,又稱「機車」、「機器腳踏車」,崛起於民國五十年,當時市場流行五十CC輕型車,但亦有九十、一五○、二五○CC之重型車,由於馬力大,輕快便捷,機動性大,已成為都會與農村最主要的運輸交通工具。

[ 公路局 ]

民國三十七年公路局新設台北橋至新店路線,民國三十九年三月台北至新店行車次數達三十次。當時公路局新店總站就是在光明街(位於今合作金庫),萬新鐵路還未拆除之前,公車是行走於光明街的,後來於萬新鐵路拆除,才又遷移至北新路底所興建的公路局新店站(今捷運新店總站左側)。北新路是新店和台北之間來往的交通要道,隨著北宜公路、新店烏來公路、新店中和公路陸續完成,公路發達後,交通便捷許多,公路客運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最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坐台汽客運遊碧潭是許多40歲~60歲台北人的共同經驗,公路局新店站已改建為新店線捷運的「新店站」,這張老照片印證著新店市成長的足跡。

[ 捷運新店線 ]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工程建設之推動開始於民國六十四年,至民國七十五年四月行政院核定初期路網,同年六月二十七日捷運局籌備處成立,並於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改制,捷運工程局正式成立。新店線北起台北市公園路、襄陽路口,沿公園路向南轉入羅斯福路,沿羅斯福路經北新路南迄台北縣新店市台汽客運總站,主線10.55公里,支線1.53公里,共設12個車站及1座平面機廠。

新店線北段即由台大醫院站至古亭站於八十七年底第一階段完工通車,而新店線全線則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完工通車,共設有:新店站、新店市公所站、七張站、大坪林站、景美站、萬隆站、公館站、台電大樓站、古亭站、中正紀念堂站、小南門站。另為服務新店十四張地區民眾之需求,並配合新店機廠聯合開發;於機廠上方設置小碧潭站,與七張站間以區間車方式營運,已於93年底通車。


碧潭為台灣昔日八大景之一,風景秀麗,位於捷運新店總站附近,交通甚為便利,為台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

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其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東岸設有遊艇碼頭,供遊客泛遊潭西岸懸崖干仞,山岩絕峙有「小赤壁」之美譽。其溪岸岩壁間刻有「碧潭」二字,岩頂築小亭一座,名曰「碧亭」。登碧亭遠眺新店溪畔蒼松綠樹倒映溪水,美不勝收。

碧潭吊橋長約200公尺,建於民國26年初,橫跨碧潭之水上,佇立於碧潭兩岸,此有如長虹懸空跨越兩岸,成為本地主要特色標誌。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這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為新店市旅遊主要的觀光景點。

離開吊橋不遠處,有海藏寺放置肉身和尚,傳說其坐缸六年之後,破缸取出,肉身不 壞而成佛尊,現置放海藏寺讓民眾瞻仰。沿太平路而上空軍示範公墓,烈士青塚與蒼松翠柏夾道排列,環境幽雅而肅穆;另有空軍忠烈將士紀念塔與紀念堂,高聳而宏偉。

在文人雅士稱許下的「碧潭」雖美,但過安坑、頂城的居民而言,要到新店街平常可以走竹蛇籠成靠擺渡往來,但每逢大雨交通就有中斷之虞,日據時代乃有建橋之議,「碧潭吊橋」是由 日據時期「文山郡」「新店莊」助役賴雲發起建橋,由「台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民國二十五年六月開工,歷一年完工,「碧橋」長二百公尺,寬三點五公尺,採單孔二鉸構造,橋塔高度二十公尺,原可通行車輛。白天看「碧潭吊橋」,如長虹凌空,夜晚看「碧潭吊橋」,恰如 睡臥明月的長龍,如此情境宛如夢幻。


連橫北遊碧潭見此一勝景,即提詞讚道:
大橋千尺枕江流,畫舫笙歌古渡頭。
隔岸素馨花似雪,香風吹上水邊樓。

碧潭吊橋之美,非浪得虛名,每逢皓月當空,泛舟「碧潭」,儷影雙雙,你儂我儂,只羨鴛鴦不羨仙,此情此景,人間難得幾回有,而被列為「台灣八景」。

日據時代坐「萬新火車」遊碧潭是台北人最大的享受,日本人則流行夜遊碧潭,從艋舺乘船而 上品嚐新店香魚,欣賞一空明月照長虹的勝景,再擊舟而歌逐流而返。

行駛於萬華與新店間的縱貫鐵路新店分支線(俗稱北新鐵路),係用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於一九二一 (大正十年)所建私設鐵路,全長10.5公里的單軌路線,自萬華起站經馬場町(和平)、古亭町(古亭) 、螢町(螢橋)、水源地、公館、景尾(景美)、十五分、七張、大坪林、新店等十四站,每日往復四次。早期是以運送木材、茶業、煤為主,並有助於鎮撫原住民。

在一九三四年(昭和九年)的統計資料中,新店線有兩輛蒸汽火車及兩輛蒸汽車,客車部分,則有二等二十四座兩輛、二十人座一輛,三等五十人及四十八座各四輛,四十二人座三輛。光復後由台灣鐵路局收購而結束民營身份,每日往返增加為十個班次。直到北宜公路、新烏公路、新店中和公路陸續完成後,於民國五十四年功成身退,完成四十四年的歷史任務。

當時稱碧潭西岸岩壁稱為「小赤壁」,又依形狀把小赤壁上的巨石命名為「虎嘴」、「豬母石」、「正石」、「八仙桌」、「印斗」、「鶯歌石」與「石梯」。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三年)碧潭吊橋完工,是連接中和、新店的重要橋樑,由於造型優美,也成為碧潭不可或缺的標幟。「碧潭吊橋」是新 店人,永遠的記憶,亦是新店市最美麗的地標。「碧潭吊橋」的西岸,至今仍有文人「林爾喜」所題的詩句:「一潭水色共長天,僂指前遊五十年,風景蒼茫人老大,慰情舉目卻依然。」見景生情, 「碧潭」是多麼的意難忘!

香魚是新店溪名產,日本佔領台灣後,篠崎長兵衛在新店開篠崎飯店,以香魚料理聞名,由於品食者日漸,野生魚獲量減少,總督府便鼓勵研究人工孵化,從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起,進行香魚和鯉魚的放流增殖計劃。

一九二九年(昭和四年)五月,更設立「文山郡魚業組合」,訂每年十一月下旬至次年一月下旬為「禁漁期」,嚴厲取締私自捕魚,為的是要保護魚類資源,尤其期望香魚增產。日本人沿新店溪設堤、壩或堰,規定至少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魚梯,供香魚溯源迴游,日本人把一面吃香魚,一面欣賞碧潭美景列入「台灣八景」。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 「新店」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當時人們在今天的碧潭東岸興建店舖,後來發展成為街市,由於附近以前並無店舖,所以就稱此地為「新店」;另一種說法是指,本地原先已有店舖,後來在道光年間,因為受到山洪爆發的沖毀,又重新興建店舖,而將此地命名為「新店」。

致揚
張貼於 2005-09-17 12:33:07
新店-平廣路九丁榕位於烏來平廣路樹公廟旁的九丁榕已經有千年以上的年紀了,樹高25公尺,枝葉豐盛,樹形優美,遠遠地看就好像一把墨綠色的雨傘。而它巨大的板根就像龍爪一樣,牢牢地抓住地面。如此優美的老樹實在是非常值得一看。

  這棵樹的由來早已不可考,但樹旁的樹公廟由來卻隱藏一段先民開台拓荒的血淚史。話說大約三百年前,先民渡海來台開墾,人數逐漸增多,只好往山坡上開發,來到九重吹老樹這附近定居,可是漢人的開墾卻漸漸威脅到原住民的生存空間,於是原住民躲在九丁榕樹下,殺了過往的漢人,將骨頭棄置在樹下,後來漢人將堆積的骨頭放置在骨灰罈,在樹旁用石頭砌了一間小廟置放,供奉「應翁公」。

  爾後由當地居民將廟中的骨灰罈送去靈骨塔存放,另外蓋了一間大一點的廟,改名為樹公廟。

  如果你也想來拜訪這棵千年的老樹,請沿著新烏路直走,來到下龜山橋時右轉,過橋後第二個路口再右轉,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沿途平廣路與廣興路的路標交錯,當你看到左邊有「鳳凰土雞城」,右邊是「錦龍土雞城」再往前走就到了。



致揚
張貼於 2005-09-17 12:34:51
先民從大陸渡海移民而來,常以祖籍相近聚集而居,以便相互照應落地生根,繁衍子孫,聚集成大村落,過去這種地緣意識,在民間的廟宇很容易看出來,例如泉州人的聚落會拜廣澤尊王,供奉清水祖師的村落則為泉州府安溪縣人,開漳聖王的是漳州人的共同的信仰,差不多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座廟宇,廟宇成為居民信仰的中心。

過去生活困苦的時代,平常吃鹹菜、醬瓜、魚等佐餐,一個月難得吃到豬肉、雞鴨,只有在迎神賽會,才能大魚大肉的吃;因此大家都盼望吃拜拜的日子來臨。但卻有打腫臉孔充胖子的作風,時常有「前面迎賓客,後門送包袱上當鋪」的情形。

現在,大家生活優裕,吃拜拜的興致不高,許多廟會的活動也從演歌仔戲、布袋戲到演電影,現在漸漸由文化活動所取代。今以大坪林、安坑、屈尺、廣興四地分述各宗教信仰與聚落髮展背景,來體會先人之用心經營。

[ 開天宮 ]

位於「新店路」及「新店後街」交會處,現今的「新店國小」路底,有一座威靈顯赫之古廟,名為「開天宮」,山門口的牌樓矗立碧潭邊。這裡供奉著「盤古帝王」,一個與開圳英雄「郭錫」有密切淵源的歷史古蹟。依據開天宮誌的記載:「郭錫」開圳時,遭番害,逢惡疾,工匠不安寧。」,因而提議建一小祠,奉開天闢地的神明「盤古帝王」,確保平安,並祈求工程順利,爾後一帆風順。

新的「開天宮」是民國十八年改建,陸續完成於民國七十一年至七十四年。現今開天宮內的「地藏王祠」就是當年古廟原址,古老之「盤古帝王石牌」及「盤古帝王本尊」,則供奉於新廟大殿中。

[ 土地公廟 ]

大坪林五莊的泉州移民,主要的宗教信仰是泉州人的守護神保儀大夫,保儀尊王及地方守護神福德正神(土地公),在墾荒時期,為祈求大家平安及拓墾順利,各莊頭均各自擁有一座土地廟:十四張的斯馨祠(創建於乾隆年間,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十二張的咸亨宮、二十張、七張的福德宮及寶斗厝的福壽宮(以上均有一百多年歷史)等。
日治以前,五莊頭分別於每年正月20日及10月15日舉行聯合大拜拜,正月20日為求平安,10月15日為謝平安,祭典前一日至木柵忠順廟迎保儀大夫、保儀尊王回莊,由當值爐主請至莊內土地廟供信眾祭拜,依十四張、十二張、二十張、七張及寶斗厝的順序輪流,各供奉一日,各莊都各自去請陣頭遶境。


日治末期,正值二次大戰,日本政府為節約物資,禁止殺豬及祭祀,於是聯合祭典中斷了十餘年;台灣光復後,遂逐漸恢復,但正月20日除了十四張仍維持以外,其他四莊已消失,民國五十年政府統一在3月23日媽祖誕辰舉行。10月15日的謝平安則仍各自舉辦。

[ 長興宮 ]

新店老街,即現今新店「碧潭吊橋」東岸之「新店路」,根據歷史記載,新店老街創始於「道光年間」,早年是「烏來」、「木柵」、「安坑」、「景美」一帶,農作物及日用品之集散地,亦是山上居民的購物中心,因為昔年有河運、輕便路及吊橋之便捷,故曾鼎盛繁華。

新店老街,商店林立,從前有藥鋪、青草店、餅鋪等商號,從出生到老死的生活必需品,這兒都買得到,商家的後巷,從前可直通新店溪,每年最怕的就是水災,因此商家集資興建一土地廟,名為「長興宮」,據管理人林文良先生口述:「本廟已超過一百五十年,原來之「老土地公」被洪水沖走,現僅存「老土地婆」一尊。」古廟已擴建為二樓,護祐著新店路商家平安發財。

[ 新店教會 ]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Nlacker 1844~1901)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教士,1872年3月9日搭船抵達淡水,利用淡水作為傳教根據地,以大甲溪以北作為北部教會教區。他到淡水之後努力學習台語,並藉為人治病傳播教義,至1880年止在北部地區設立21個教會,至1894年增加為24座教堂。於同治十二年(1873),馬偕到過新店,他形容:「新店是一個鄉下市鎮,或不如說是村子。」

那時,高霞嫂有一房屋,因承租人留下一幅神像在牆上,沒人敢拆一直空著。於是屈尺的教友曾恩邀請馬偕和他的學生來拆下這幅神像。高霞嫂為了感謝馬偕牧師,就將這間房子租給他當教堂,為基督教在新店傳教奠下基石。

1874年7月26日,馬偕牧師派遣嚴清華來主持這佈道所,是北台灣第七間教會名為「大溪新店教會」,新店教會從剛開始的只有31人領洗,一年後已有 200人做禮拜,在當時的台灣是成長極為快速的教會。第一座舊教會在1876年6月18日毀於火災;1884年3月30日新店教會新教堂落成,場面熱烈有 500人做禮拜。

但在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法軍封鎖台灣,人心浮動。當時馬偕和新店教徒之間密切來往,看在一般百姓眼中,無異勾結異族,巧合的是教民蘇水和若干教徒突然僱船十餘艘,要將家眷、物件搬遷到別處。隔天。又繼續搬運傢俱、什物。新店百姓看到這種情景,乃與教民發生衝突,除了教民被搶,教堂也被毀,成為台灣近代史上著名「台北教案」,事件波及了整個大台北地區。

事後,列強向中國政府索取賠償金,以平息禍端。馬偕則利用賠償重建巍峨的新教堂,新教堂曾被譽為:「台灣北部最美觀的建築物」,是當時新店著名的地標。可惜在民國十三年(1924)八月一日被大水沖毀,現在的教堂乃是在民國十六年(1927)遷地重建的紅磚禮拜堂。日治時期重建的紅磚禮拜堂雖然沒原建築物的宏偉,但巴洛克風情也讓它在現代建築物中另見風情,只可惜隨著教友激增使用空間不足,這一、二年內正準備改建。

[ 廣明岩 ]

新店市最著名的獅頭路佛教聖地「廣明岩」,是由廣欽老和尚在民國三十七年創立,獅頭山腰尚有「玉山禪寺」、「碧雲寺」、「廣照禪寺」。其中「慈玄寺」等佛教寺廟,建於日治時期,其餘均是民國以後所建。慈玄寺,創立較早,日治時期已略具規模,其餘都創建於光復以後。

民國三十七年,廣欽老和尚傚法昔日印度佛教僧侶以刀斧、耐心,不畏辛勞地於叢林深山中開鑿山洞、佛像與佛塔之堅毅精神,選擇台北近郊的碧潭附近山壁開鑿修行石窟;三載以還,時年六十的廣欽老和尚,復率石匠於右後上方鑿石窟,造阿彌陀佛大像,高二丈,創台灣石窟造像之先例。
刪除回應


致揚
張貼於 2005-09-17 12:39:24
[ 牛車 ]

早期台灣交通運輸主要靠人力與獸力,以步行或牛車為主,遇有婚嫁喜慶,則乘坐人力車出現。當然牛車還是裝載貨物運輸的主要工具,往往數十部或上百部牛車,成為車隊,在叮叮噹噹的牛鈴聲響中,排成一條大長龍,出沒在一大片廣闊平原的牛車道上,把貨物來回運送。光復初期至民國四十年代,農村交通運輸以「牛車」、「手拉車」為主,直到民國五十年以後,政府積極推動農業經營機械化,牛隻逐年銳減,牛車已逐漸被新興的交通運輸工具所取代。

[ 轎子 ]

轎子為清代時主要交通工具。轎子大都以竹製成,經營這種行業的人稱為「轎班」,抬轎的轎伕一般是2或4人。轎子在日治初期還很盛行,直到人力車、腳踏車、汽車慢慢普及後,才逐漸減少。日治時期,日本人很喜歡,由新店坐轎到第二發電所屈尺,經由第一發電所龜山,上溯南勢溪的右岸到烏來泡溫泉。

[ 輕便車-(台車) ]

輕便車又叫「台車」、「五分仔車」,行駛於輕型鋼軌的無動力車,分為客車、貨車兩種,貨車載重約1,000台斤,成為一種集散駁送具有鐵路型的運輪工具。主要以人力推動前進,由一人或二人操作,凡是載重或山間坡道,多需二個車伕推引,爬高時使力推進,下坡時著力拉煞車,尤其是遇水過橋,人彷彿懸半空行走,跳踏前進,不能傾跌。

台車有四個鐵輪,形如火車,中連鐵軸,其上舖木板,在長方型的板座四角,各插四根木柱,以便一人或二人拖引推進,未設會車道,如遇會車,空車要讓載重車,客車要讓貨車,若同是客車或貨車,下行要先讓上行,是時將台車搬出軌道外,讓對方通過後再搬入軌。日治時期新店設有兩條輕便車路,主要是便於運輸烏來地區的珍貴林木,現在廣興還留有當年的隧道。

[ 人力車 ]

人力車和腳踏車一樣有兩個輪子,中間有一座位,上有帳蓬,遇有烈日或下雨,可以掀開來;前面的把手由一個人推;人力車車伕都用跑步的,他們的手臂和腿部由於長年工作都長得很結實。

[ 三輪車 ]

三輪車是以大型車輪二個組成,前段構造以人力腳踏車做動力,后座位設有一棚架可撐1-2人再帶個小孩或輕便的貨物,三輪車自民國三十年代起流行於都會市街。

[ 孔明車(腳踏車) ]

腳踏車,俗稱「孔明車」,光復後稱為「自行車」。鐵管製造,有把手、座墊、后座、橡皮輪胎,甚且有警鈴、車燈。車燈是經過一種小型的轉動式發電機,透過後輪的轉動旋轉小發電機而發電燃亮燈泡,踏得愈快燈光就愈亮。腳踏車自民國十年至民國六十年代農村的主要交通工具,日治時期能購腳踏車使用的皆屬小康人家。民國四、五十年代,農夫常將農作物,如:稻、榖、蔬菜、地瓜、雜糧,以載貨的腳踏車運到城市販賣,一次可載運二、三百斤,上坡下坡,顛簸跳動行駛在石子路上,十分勞苦。

[ 火車-萬新鐵路 ]

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於日治大正十年(1921)鋪設萬華至新店鐵路,全長14公里,同年四月十七日通車,稱為縱貫鐵路新店支線(俗稱萬新鐵路)。萬新鐵路自縱貫線萬華站分支,當初共設十一站,以萬華起站,有跑場町(和平)、古亭仔(古亭)、螢町(螢橋,今廈門街)、水源地、公館、景尾(景美)、十五分、七張、大坪林、新店等站,大正十年(1921)一月二十五日,萬華至公館間通車,每日往返四次,三月通抵新店。在1934(昭和九年)的統計資料中,新店線有2輛蒸汽火車頭及2輛蒸汽動車,客車部分,則有二等24人座2輛,20人座1輛,三等50人及48人座各4輛、42人座3輛。光復後1949(民國 38)年6月1日,新店線由台灣鐵路管理局向台北鐵路公司(前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收購經營,結束民營的身份。

新店線的營業狀況以民國46年(1957)最好,此後便日漸走下坡,據次(民國47年)年統計,新店火車站每日上下旅客5200人次,裝運貨物約佔百分之 87,每曰開往萬華10班次。為配合煤礦開採運輸而興建的「新店線」鐵路,對景美、新店及暗坑、烏來等地產物的開發運輸貢獻不少。

現在的北新路前身就是萬新鐵路新店段。過去在鐵路未拆之前,台北通往新店的道路,過的是目前的舊景美橋,然後走現在的順安街後,鐵路和公路並行到光明街前分開,根據地方耆老的回憶,當鐵路和公路之間種了苦苓樹分隔。當年流傳的<七字仔歌>,最能描繪這段旅程的心境:

公館閣過萬隆莊 景尾停車無幾分
大坪七張通宿困 稽查驗票那塊巡
元早車單不識驗 近來驗票設真嚴
車閣宿困到新店 三十分鍾野拈拈
行對溪岸恰袂慢 入街驚了踐時間
付著渡船不免等 江名現今改碧潭
元早著過雙咀渡 今有吊橋有恰蘇
橋頭憲驚治塊顧 吊橋政府大功勞...

民國五十四年(1965)3月20日停止營業,成為最早停駛的台鐵支線,同月25日拆除,結束其44年營運的歲月。

[ 摩托車 ]

摩托車,又稱「機車」、「機器腳踏車」,崛起於民國五十年,當時市場流行五十CC輕型車,但亦有九十、一五○、二五○CC之重型車,由於馬力大,輕快便捷,機動性大,已成為都會與農村最主要的運輸交通工具。

[ 公路局 ]

民國三十七年公路局新設台北橋至新店路線,民國三十九年三月台北至新店行車次數達三十次。當時公路局新店總站就是在光明街(位於今合作金庫),萬新鐵路還未拆除之前,公車是行走於光明街的,後來於萬新鐵路拆除,才又遷移至北新路底所興建的公路局新店站(今捷運新店總站左側)。北新路是新店和台北之間來往的交通要道,隨著北宜公路、新店烏來公路、新店中和公路陸續完成,公路發達後,交通便捷許多,公路客運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最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坐台汽客運遊碧潭是許多40歲~60歲台北人的共同經驗,公路局新店站已改建為新店線捷運的「新店站」,這張老照片印證著新店市成長的足跡。

[ 捷運新店線 ]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工程建設之推動開始於民國六十四年,至民國七十五年四月行政院核定初期路網,同年六月二十七日捷運局籌備處成立,並於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改制,捷運工程局正式成立。新店線北起台北市公園路、襄陽路口,沿公園路向南轉入羅斯福路,沿羅斯福路經北新路南迄台北縣新店市台汽客運總站,主線10.55公里,支線1.53公里,共設12個車站及1座平面機廠。

新店線北段即由台大醫院站至古亭站於八十七年底第一階段完工通車,而新店線全線則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完工通車,共設有:新店站、新店市公所站、七張站、大坪林站、景美站、萬隆站、公館站、台電大樓站、古亭站、中正紀念堂站、小南門站。另為服務新店十四張地區民眾之需求,並配合新店機廠聯合開發;於機廠上方設置小碧潭站,與七張站間以區間車方式營運,已於93年底通車。


碧潭為台灣昔日八大景之一,風景秀麗,位於捷運新店總站附近,交通甚為便利,為台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

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其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東岸設有遊艇碼頭,供遊客泛遊潭西岸懸崖干仞,山岩絕峙有「小赤壁」之美譽。其溪岸岩壁間刻有「碧潭」二字,岩頂築小亭一座,名曰「碧亭」。登碧亭遠眺新店溪畔蒼松綠樹倒映溪水,美不勝收。

碧潭吊橋長約200公尺,建於民國26年初,橫跨碧潭之水上,佇立於碧潭兩岸,此有如長虹懸空跨越兩岸,成為本地主要特色標誌。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這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為新店市旅遊主要的觀光景點。

離開吊橋不遠處,有海藏寺放置肉身和尚,傳說其坐缸六年之後,破缸取出,肉身不 壞而成佛尊,現置放海藏寺讓民眾瞻仰。沿太平路而上空軍示範公墓,烈士青塚與蒼松翠柏夾道排列,環境幽雅而肅穆;另有空軍忠烈將士紀念塔與紀念堂,高聳而宏偉。

在文人雅士稱許下的「碧潭」雖美,但過安坑、頂城的居民而言,要到新店街平常可以走竹蛇籠成靠擺渡往來,但每逢大雨交通就有中斷之虞,日據時代乃有建橋之議,「碧潭吊橋」是由 日據時期「文山郡」「新店莊」助役賴雲發起建橋,由「台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民國二十五年六月開工,歷一年完工,「碧橋」長二百公尺,寬三點五公尺,採單孔二鉸構造,橋塔高度二十公尺,原可通行車輛。白天看「碧潭吊橋」,如長虹凌空,夜晚看「碧潭吊橋」,恰如 睡臥明月的長龍,如此情境宛如夢幻。


連橫北遊碧潭見此一勝景,即提詞讚道:
大橋千尺枕江流,畫舫笙歌古渡頭。
隔岸素馨花似雪,香風吹上水邊樓。

碧潭吊橋之美,非浪得虛名,每逢皓月當空,泛舟「碧潭」,儷影雙雙,你儂我儂,只羨鴛鴦不羨仙,此情此景,人間難得幾回有,而被列為「台灣八景」。

日據時代坐「萬新火車」遊碧潭是台北人最大的享受,日本人則流行夜遊碧潭,從艋舺乘船而 上品嚐新店香魚,欣賞一空明月照長虹的勝景,再擊舟而歌逐流而返。

行駛於萬華與新店間的縱貫鐵路新店分支線(俗稱北新鐵路),係用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於一九二一 (大正十年)所建私設鐵路,全長10.5公里的單軌路線,自萬華起站經馬場町(和平)、古亭町(古亭) 、螢町(螢橋)、水源地、公館、景尾(景美)、十五分、七張、大坪林、新店等十四站,每日往復四次。早期是以運送木材、茶業、煤為主,並有助於鎮撫原住民。

在一九三四年(昭和九年)的統計資料中,新店線有兩輛蒸汽火車及兩輛蒸汽車,客車部分,則有二等二十四座兩輛、二十人座一輛,三等五十人及四十八座各四輛,四十二人座三輛。光復後由台灣鐵路局收購而結束民營身份,每日往返增加為十個班次。直到北宜公路、新烏公路、新店中和公路陸續完成後,於民國五十四年功成身退,完成四十四年的歷史任務。

當時稱碧潭西岸岩壁稱為「小赤壁」,又依形狀把小赤壁上的巨石命名為「虎嘴」、「豬母石」、「正石」、「八仙桌」、「印斗」、「鶯歌石」與「石梯」。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三年)碧潭吊橋完工,是連接中和、新店的重要橋樑,由於造型優美,也成為碧潭不可或缺的標幟。「碧潭吊橋」是新 店人,永遠的記憶,亦是新店市最美麗的地標。「碧潭吊橋」的西岸,至今仍有文人「林爾喜」所題的詩句:「一潭水色共長天,僂指前遊五十年,風景蒼茫人老大,慰情舉目卻依然。」見景生情, 「碧潭」是多麼的意難忘!

香魚是新店溪名產,日本佔領台灣後,篠崎長兵衛在新店開篠崎飯店,以香魚料理聞名,由於品食者日漸,野生魚獲量減少,總督府便鼓勵研究人工孵化,從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起,進行香魚和鯉魚的放流增殖計劃。

一九二九年(昭和四年)五月,更設立「文山郡魚業組合」,訂每年十一月下旬至次年一月下旬為「禁漁期」,嚴厲取締私自捕魚,為的是要保護魚類資源,尤其期望香魚增產。日本人沿新店溪設堤、壩或堰,規定至少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魚梯,供香魚溯源迴游,日本人把一面吃香魚,一面欣賞碧潭美景列入「台灣八景」。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室成立宗旨:推動社區文化歷史的認識與創造,營造社區之美;帶動社區關懷,凝聚社區意識,促進社會進步;提倡多元化的社區活動,以開放參與、美質環境為願景。

社區簡史:

台北市齊東街--「齊東古道」,為源自清初台北大加臘堡地區通往基隆的古道;

260年以上的老街,實為台北盆地東西向聯絡道路中的一段,與台北最早的道路:八德路相連,此東西向聯絡道路自艋舺啟程,經城內,越東門,至莿仔埒(齊東街一帶古地名)、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由於聯絡艋舺與錫口兩大港口,因此成為盆地運送米糧至河港的「米道」。清領時期周氏家族開發本區域,齊東街一帶位在當時「三板橋莊」內;日據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總督府更改地方官志,劃分齊東街一帶為「幸町」,當時除少部份散村聚落之外,地景多為水田;至大正十一年,台灣總督府頒佈了「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遂在日據晚期造就了齊東街一帶特殊的日式宿舍群落。
迄今猶存的齊東街53巷4、6、8、10號與濟南路二段25、27號等日式房舍,經台北市文化局邀集相關單位、專家學者、社區居民與文史工作者進行數次現地會勘,結論確認本區日式建築群落明顯、形式樣貌完整,極具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價值,建議對此區域成立專案,俾利找到再利用的共同基礎,不宜單棟建築個案處理;同時增加專案小組成員,並考量以整體街廓規劃建築物之保存方式辦理。
齊東社區所在街景特色及紋理,實由齊東街這條跨越清領、日治到光復後的古街道而來;不僅是日式宿舍群落,街角巷弄內尚留存磚仔厝、二層木造建築、凸緣窗現代建築、倉庫區轉化為公務住宅及廳舍、光復早期國營單位員工宿舍建築、防空洞,以及間雜其間的多棵大樹及綠蔭,更特殊的是,蜿蜒有致的街道尺度、景隨步移的體驗--這些在在都與齊東街這條主脈相輝映。然而,從日式宿舍保衛戰開始,也可窺知都市開發在本區域的壓力和危機,若未加以適當管制,齊東社區深涵人文歷史特色和宜人的住居環境品質,可能遭到破壞而逐漸泯失。
為使齊東社區的集體風貌記憶不致於流失,並期待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以齊東街「齊東古道」來串連、擴散各歷史景點,再現歷史風采來點燃市民參與度,促成社區發展的未來願景形成共識,取得地方發展角色的適當定位,爰提案:齊東社區「齊東古道文史風貌社區營造計畫」。


社區內具有代表性的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
一、亙古的「米道」遺蹟︰
齊東街的歷史在於這條路的本身就是歷史,其實在街道地貌上至今已有260年以上的老街,更是為台北盆地東西向聯絡道路,為自艋舺啟程,經城內,越東門,至莿仔埒(齊東街一帶古地名)、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由於聯絡艋舺與錫口兩大港口,因此成為盆地運送米糧至河港的「米道」。以日治時期,台灣博物館等地圖,以及各類實測圖覆按之即可明證。而關鍵的是,當今街道與日治至今都市發展紋理對照,赫然發現該米道於台北市轄內留存至今未嘗消失的軌跡祇餘二個段落,齊東街弧狀街道即是其中最明顯的段落,雖僅長450公尺、寬6米,成了一條忠孝東路與金山南路高架橋交接處的單行道,但由此形成台北市難得一條跨越清朝、日治、光復以後的古街道系統,乃至於今,建物座向、街道尺度、地權分割也因而獨樹一格,而齊東公園更位於街道中心。

二、「七間厝」的傳說:
對本區街廓內建築與景觀進行掃瞄,總體印象:這裡是可遊可觀可居的地方。首先印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座落齊東街上及巷內有多棟深具價值的老建築,如位於齊東街口,在地人稱之為「七間仔」或「七間厝」,即指在齊東街起家的七間磚仔二層樓厝,現已消失,但隔壁仍存有三間老磚仔厝可供憑弔;又如位於齊東街82巷內,有棟估計約有90年屋齡的二層木造建築現仍有人居住。
接近齊東街中央有棟現代二層樓建築,呼應台灣濕熱氣候,採凸緣窗、陽台、遮陽板等面板建築形式,大面開窗俐落簡潔,更為了因應前後幾戶住家的進出、地權分割整併需要,於82巷有兩個出入口並列,另一出入口則開在側邊。這棟建築的規劃設計既善於擷取現代住宅語彙,又敏於因應台灣風土、環境要求,是值得討論的住宅案例。

三、齊東公園之樹---「肯式蒲桃樹」:
街頭停車場旁樹立一棵老榕樹,樹齡至少70餘年,樹形奇特,已列入市政府保護老樹之列。齊東街53巷交角處即為三角形的齊東公園,是本區重要綠地空間,公園內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即是二十六棵「肯式蒲桃樹」,而位於齊東公園南緣及東緣有為數十餘棟的日式宿舍群落,建物形制是獨棟木構建築,屬於日治時期高等官員宿舍,光復後則為高階將領、文官及公營單位主管、職員的居住地。目前多棟房舍雖因久無人住而呈荒廢閒置狀態,但內部空間仍保有日式官舍的建築特色,建築與樹木又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外部空間整體仍維持庭院式官舍建築群樣貌,庭院的樹木群又和齊東公園「肯式蒲桃樹」植栽融接成面狀綠蔭。

四、都市的肺,綠色深呼吸:
齊東街53巷更有潛力被規劃成公園巷或遊戲巷,透過綠蔭的滲透融接,目前及未來的齊東公園和日式宿舍群落,彼此具有守護關係:齊東公園守護著日式宿舍群落為綠意所包被,日式宿舍群落守護著齊東公園繼續扮演「綠的深呼吸」角色。

五、閒置空間再利用︰「微笑的街道.幸福的滋味」:
齊東街為本區主要街道,且是形成本區其他街巷蜿蜒有致的依循主脈,呈弧狀路線,而與齊東街平行其他街巷也拉出弧線,若從高處鳥瞰,街廓中貫穿三條從西南往東北平行的街道弧線(大可稱為微笑弧線)。路寬、路長皆不大,從街頭卻無法看到街尾,步行街巷內,隨著腳步調整視線,景觀參差掩映、步步不同,台灣老聚落防禦功能所衍生的景隨境轉在此重現。更可貴的是,從夜幕低垂到清晨時分,本區域內幾乎車聲無聞,寧靜極了。如果社區的樹蔭、鳥鳴再多一點,停車規劃有秩序一點,美質環境的認同更深入一點,本區確實具有角落美化.友善環境的營造潛力和魅力,難怪有人已將位於幸福里的本區以「微笑的街道.幸福的滋味」並舉稱許之。

六、民眾參與的現狀︰以「肯式蒲桃」為在地市民團體發聲:
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三日齊東文史工作室成立,宣告在地自主性社區團體的萌芽,進而於該年年底主動提出古蹟與歷史建築申請鑑定案,為保護歷史文化建築而大聲疾呼。本案實來自齊東文史工作室之努力促成,讓日式房舍建築群落的保存課題被推上檯面。近年來,居民有感於華山整體區域被片狀規劃,而為考量整體列入考量,因此更恢弘的成立「華山社區發展協會」,協會指出針對日式房舍保存皆屬於單點式指定,而較無法全面照顧週邊景觀環境,也無法從促發古蹟或歷史建築所在社區以保存議題為社區營造的焦點。為了凝聚共識,規劃一系列與市民相關,與社區居民互動,與國際人士接軌的活動,「肯式蒲桃節」逐漸成為社區居民意願很高的活動。但是,「肯式蒲桃」因為落果嚴重,造成社區地面污染,有居民建議砍除,因此,我們希望藉由「肯式蒲桃樹」的生態與歷史故事,讓社區居民瞭解齊東街的故事,也藉助齊東街的肯式蒲桃,加強我們生態意識與環保觀念,我們希望能藉此機會提出與社區大樹共存共榮的想法,改變少部份人士想法,不要任意砍伐老樹。

因為有華山在地市民團體作為軸心,既是由點到面的力量不可忽略,而透過最近媒體的強力支持,使我們有勇氣繼續做下去。我們活動的成功,可激勵台北市社區營造方向從歷史文化保存出發,再深化社區環境改造,以文化、生態、環保提共識民興趣,加深文化尺度,也讓文化意義的廣度加強,這既是一項挑戰,其成就更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華山社區發展協會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室成立宗旨:推動社區文化歷史的認識與創造,營造社區之美;帶動社區關懷,凝聚社區意識,促進社會進步;提倡多元化的社區活動,以開放參與、美質環境為願景。

社區簡史:

台北市齊東街--「齊東古道」,為源自清初台北大加臘堡地區通往基隆的古道;

260年以上的老街,實為台北盆地東西向聯絡道路中的一段,與台北最早的道路:八德路相連,此東西向聯絡道路自艋舺啟程,經城內,越東門,至莿仔埒(齊東街一帶古地名)、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由於聯絡艋舺與錫口兩大港口,因此成為盆地運送米糧至河港的「米道」。清領時期周氏家族開發本區域,齊東街一帶位在當時「三板橋莊」內;日據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總督府更改地方官志,劃分齊東街一帶為「幸町」,當時除少部份散村聚落之外,地景多為水田;至大正十一年,台灣總督府頒佈了「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遂在日據晚期造就了齊東街一帶特殊的日式宿舍群落。
迄今猶存的齊東街53巷4、6、8、10號與濟南路二段25、27號等日式房舍,經台北市文化局邀集相關單位、專家學者、社區居民與文史工作者進行數次現地會勘,結論確認本區日式建築群落明顯、形式樣貌完整,極具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價值,建議對此區域成立專案,俾利找到再利用的共同基礎,不宜單棟建築個案處理;同時增加專案小組成員,並考量以整體街廓規劃建築物之保存方式辦理。
齊東社區所在街景特色及紋理,實由齊東街這條跨越清領、日治到光復後的古街道而來;不僅是日式宿舍群落,街角巷弄內尚留存磚仔厝、二層木造建築、凸緣窗現代建築、倉庫區轉化為公務住宅及廳舍、光復早期國營單位員工宿舍建築、防空洞,以及間雜其間的多棵大樹及綠蔭,更特殊的是,蜿蜒有致的街道尺度、景隨步移的體驗--這些在在都與齊東街這條主脈相輝映。然而,從日式宿舍保衛戰開始,也可窺知都市開發在本區域的壓力和危機,若未加以適當管制,齊東社區深涵人文歷史特色和宜人的住居環境品質,可能遭到破壞而逐漸泯失。
為使齊東社區的集體風貌記憶不致於流失,並期待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以齊東街「齊東古道」來串連、擴散各歷史景點,再現歷史風采來點燃市民參與度,促成社區發展的未來願景形成共識,取得地方發展角色的適當定位,爰提案:齊東社區「齊東古道文史風貌社區營造計畫」。


社區內具有代表性的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
一、亙古的「米道」遺蹟︰
齊東街的歷史在於這條路的本身就是歷史,其實在街道地貌上至今已有260年以上的老街,更是為台北盆地東西向聯絡道路,為自艋舺啟程,經城內,越東門,至莿仔埒(齊東街一帶古地名)、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由於聯絡艋舺與錫口兩大港口,因此成為盆地運送米糧至河港的「米道」。以日治時期,台灣博物館等地圖,以及各類實測圖覆按之即可明證。而關鍵的是,當今街道與日治至今都市發展紋理對照,赫然發現該米道於台北市轄內留存至今未嘗消失的軌跡祇餘二個段落,齊東街弧狀街道即是其中最明顯的段落,雖僅長450公尺、寬6米,成了一條忠孝東路與金山南路高架橋交接處的單行道,但由此形成台北市難得一條跨越清朝、日治、光復以後的古街道系統,乃至於今,建物座向、街道尺度、地權分割也因而獨樹一格,而齊東公園更位於街道中心。

二、「七間厝」的傳說:
對本區街廓內建築與景觀進行掃瞄,總體印象:這裡是可遊可觀可居的地方。首先印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座落齊東街上及巷內有多棟深具價值的老建築,如位於齊東街口,在地人稱之為「七間仔」或「七間厝」,即指在齊東街起家的七間磚仔二層樓厝,現已消失,但隔壁仍存有三間老磚仔厝可供憑弔;又如位於齊東街82巷內,有棟估計約有90年屋齡的二層木造建築現仍有人居住。
接近齊東街中央有棟現代二層樓建築,呼應台灣濕熱氣候,採凸緣窗、陽台、遮陽板等面板建築形式,大面開窗俐落簡潔,更為了因應前後幾戶住家的進出、地權分割整併需要,於82巷有兩個出入口並列,另一出入口則開在側邊。這棟建築的規劃設計既善於擷取現代住宅語彙,又敏於因應台灣風土、環境要求,是值得討論的住宅案例。

三、齊東公園之樹---「肯式蒲桃樹」:
街頭停車場旁樹立一棵老榕樹,樹齡至少70餘年,樹形奇特,已列入市政府保護老樹之列。齊東街53巷交角處即為三角形的齊東公園,是本區重要綠地空間,公園內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即是二十六棵「肯式蒲桃樹」,而位於齊東公園南緣及東緣有為數十餘棟的日式宿舍群落,建物形制是獨棟木構建築,屬於日治時期高等官員宿舍,光復後則為高階將領、文官及公營單位主管、職員的居住地。目前多棟房舍雖因久無人住而呈荒廢閒置狀態,但內部空間仍保有日式官舍的建築特色,建築與樹木又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外部空間整體仍維持庭院式官舍建築群樣貌,庭院的樹木群又和齊東公園「肯式蒲桃樹」植栽融接成面狀綠蔭。

四、都市的肺,綠色深呼吸:
齊東街53巷更有潛力被規劃成公園巷或遊戲巷,透過綠蔭的滲透融接,目前及未來的齊東公園和日式宿舍群落,彼此具有守護關係:齊東公園守護著日式宿舍群落為綠意所包被,日式宿舍群落守護著齊東公園繼續扮演「綠的深呼吸」角色。

五、閒置空間再利用︰「微笑的街道.幸福的滋味」:
齊東街為本區主要街道,且是形成本區其他街巷蜿蜒有致的依循主脈,呈弧狀路線,而與齊東街平行其他街巷也拉出弧線,若從高處鳥瞰,街廓中貫穿三條從西南往東北平行的街道弧線(大可稱為微笑弧線)。路寬、路長皆不大,從街頭卻無法看到街尾,步行街巷內,隨著腳步調整視線,景觀參差掩映、步步不同,台灣老聚落防禦功能所衍生的景隨境轉在此重現。更可貴的是,從夜幕低垂到清晨時分,本區域內幾乎車聲無聞,寧靜極了。如果社區的樹蔭、鳥鳴再多一點,停車規劃有秩序一點,美質環境的認同更深入一點,本區確實具有角落美化.友善環境的營造潛力和魅力,難怪有人已將位於幸福里的本區以「微笑的街道.幸福的滋味」並舉稱許之。

六、民眾參與的現狀︰以「肯式蒲桃」為在地市民團體發聲:
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三日齊東文史工作室成立,宣告在地自主性社區團體的萌芽,進而於該年年底主動提出古蹟與歷史建築申請鑑定案,為保護歷史文化建築而大聲疾呼。本案實來自齊東文史工作室之努力促成,讓日式房舍建築群落的保存課題被推上檯面。近年來,居民有感於華山整體區域被片狀規劃,而為考量整體列入考量,因此更恢弘的成立「華山社區發展協會」,協會指出針對日式房舍保存皆屬於單點式指定,而較無法全面照顧週邊景觀環境,也無法從促發古蹟或歷史建築所在社區以保存議題為社區營造的焦點。為了凝聚共識,規劃一系列與市民相關,與社區居民互動,與國際人士接軌的活動,「肯式蒲桃節」逐漸成為社區居民意願很高的活動。但是,「肯式蒲桃」因為落果嚴重,造成社區地面污染,有居民建議砍除,因此,我們希望藉由「肯式蒲桃樹」的生態與歷史故事,讓社區居民瞭解齊東街的故事,也藉助齊東街的肯式蒲桃,加強我們生態意識與環保觀念,我們希望能藉此機會提出與社區大樹共存共榮的想法,改變少部份人士想法,不要任意砍伐老樹。

因為有華山在地市民團體作為軸心,既是由點到面的力量不可忽略,而透過最近媒體的強力支持,使我們有勇氣繼續做下去。我們活動的成功,可激勵台北市社區營造方向從歷史文化保存出發,再深化社區環境改造,以文化、生態、環保提共識民興趣,加深文化尺度,也讓文化意義的廣度加強,這既是一項挑戰,其成就更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華山社區發展協會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