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保健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此針灸子午流注針法,是以十二經脈肘膝以下的六十六個經穴為主,根據出井,流滎,注輸,行經,入合的氣血流注,盛衰開合的道理,配合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時開穴的一種針刺方法,是針灸醫學的一大成就,充分發揮了時空能量醫學的特色。

運用十二經脈不同時辰之臟腑經脈氣血流注關係,來適時增強臟腑生命能量,亦不失為保健醫學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令養生保健醫學亦能邁入時間醫學之領域。方法為運用針灸,氣功,飲食,藥膳,運動,睡眠等,配合十二經脈天地人運轉之道,與天地合拍。

運用十二經脈強身保健之要點

(一)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是生理機能表現正常的五大標竿,此五大標竿可用於診斷疾病,更可用於養生保健;五大機能正常,是健康的最大保證。

(二)調養先後天能量庫:脾胃為後天之本,兩腎為先天之本,一切重大疾病為此二能量庫庫藏不足所引起,因此充實先後天能量庫為治病之本源。配合時辰保養臟腑,即可治病,防病,養生人體的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六臟六腑各有一條,直行對偶,左右各一),奇經八脈(如任脈,督脈,環繞肚臍的帶脈等),以及十五絡脈。較為人知的(奇經八脈),也是道家修持者重視的靈脈。

如任,督二脈大家耳熟能詳,大概是受到武俠小說和氣功流行的影響。經絡系統可以充分反應生命能量,相對應於一日十二時辰,而體現天地人三者的互動,古聖說人體就是個小宇宙。事實上,經絡學說就是一種時空能量醫學,我們如能徹底了解經脈氣血循行原理,配合時辰作臟腑保養,即可治病,防病,養生。以下略做簡單介紹:

十二經脈與臟腑之關係

經絡系統內容主要為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五絡脈。十二經脈的循行,在體表部分布於頭、身、四肢,在體內又聯繫一定的臟腑,故其名稱由手足、陰陽、臟腑合組,為天地人三才合一之體系。

手太陰肺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三至五點(寅時)
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如氣喘,肺氣腫患者)常在此時咳嗽,呼吸困難。保養之道可在此時吃補肺飲食,如燕窩,銀耳,羅漢果等,在清晨醒來,尚未開口時服用最佳。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卯時)
有的人天亮即習慣性肚臍痛,繼而拉肚子,此稱(天明瀉),這是命門火衰造成大腸經不能提升而致腹瀉,需補腎;若平時常感口乾舌燥,而且失眠,多夢,眨眼,則為肝火旺,也常導致大腸病,引起便祕或熱痢。所以,建議清早最好飲食清淡,甚至素食,或吃水果,較有助於大腸排泄。

足陽明胃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七至九點(辰時)
胃腑主熱量消化,負責一天體力供給,俗話說(早餐吃得飽),應以主食,五穀為主。國內小學生常不吃早餐即上學,因此臉色很少白裡透紅,值得家長們重視。

足太陰脾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九至十一點(巳時)
脾屬土,主運化水穀,需靠高熱量來運化水溼。不宜吃冰,最傷脾,影響發育及生育。現代人常只吃菜不吃飯,或僅吃蔬菜,水果都是不夠的,菜類一定要有青赤黃白黑五色和酸苦甘辛鹹五味並重,主食則以五穀為重,才可長保健康,而且最好吃七分飽,節制飲食以養脾。

手少陰心經,流注時辰為午間十一至一點(午時)
流注心系,心臟病患者往往中午時的心跳快速,子,午時均為人體能量最強的時刻;熱量由脾胃經提供,所以早餐要吃飽,氣血才足,心臟才健康。(心屬火)火力要充足。

手太陽小腸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一至三點(未時)
小腸主分清泌濁,所以(中餐吃得好),蛋白質,脂肪能充分吸收;此後腸胃功能就減弱,出家人過午不食,確有養生的道理在。

足太陽膀胱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三至五點(申時)
太陽寒水能除燥熱,膀胱為腎之腑,病常由腎來。腎主水,所以熬夜,房事過多,女性生產或排經都易消耗,腎水不足即無法收藏陽熱,導致禿頂,頭皮屑多等各種上焦的內熱雜病。

足少陰腎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五至七點(酉時)
若小孩身體不好,在三至五歲時,父母可輕輕指壓其脊骨兩側,從頸椎至腰椎,能引導虛熱下降。腎陽不足,水腫病加強腎經。腎臟強者才能長壽。

手厥陰心包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七至九點(戌時)
人體橫膈膜以上的虛熱症,心包經可主瀉,胸悶,噁心想吐,可壓中指或內關等穴以消除上焦熱。

手少陽三焦經,流注時辰為晚上九至十一點(亥時)
心包經主血,三焦經主氣,為人體血氣運行的要道,上肢的痹症,以及人體水道不利的水腫病,都是三焦經主治的病。

足少陽膽經,流注時辰為夜間十一至一點(子時)
子時天地磁場最強,膽經引導人體陽氣下降入於腎,如果常熬夜,膽火上逆之病難免,肝腎也會併發病。若常吃宵夜,更容易有肚子凸出。

足厥陰肝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一至三點(丑時)
肝腎一家,肝屬木,腎屬水,腎水不足,枯木易生風,燥熱;血壓高,中風患者,首要保肝腎。重營養,充分休息,晚上最好十點上床,十一點以前睡著最佳。尤其肝膽互相影響,肝藏主血,人體休息時才能使血液回流滋養肝。此外,還要長保精神愉快,肝主疏泄,過度壓抑致氣血不暢,阻塞可生腫瘤,情志舒暢為養肝第一要務。
本文章摘自於 http://www.reiki.com.hk/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針灸子午流注針法,是以十二經脈肘膝以下的六十六個經穴為主,根據出井,流滎,注輸,行經,入合的氣血流注,盛衰開合的道理,配合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時開穴的一種針刺方法,是針灸醫學的一大成就,充分發揮了時空能量醫學的特色。

運用十二經脈不同時辰之臟腑經脈氣血流注關係,來適時增強臟腑生命能量,亦不失為保健醫學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令養生保健醫學亦能邁入時間醫學之領域。方法為運用針灸,氣功,飲食,藥膳,運動,睡眠等,配合十二經脈天地人運轉之道,與天地合拍。

運用十二經脈強身保健之要點

(一)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是生理機能表現正常的五大標竿,此五大標竿可用於診斷疾病,更可用於養生保健;五大機能正常,是健康的最大保證。

(二)調養先後天能量庫:脾胃為後天之本,兩腎為先天之本,一切重大疾病為此二能量庫庫藏不足所引起,因此充實先後天能量庫為治病之本源。配合時辰保養臟腑,即可治病,防病,養生人體的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六臟六腑各有一條,直行對偶,左右各一),奇經八脈(如任脈,督脈,環繞肚臍的帶脈等),以及十五絡脈。較為人知的(奇經八脈),也是道家修持者重視的靈脈。

如任,督二脈大家耳熟能詳,大概是受到武俠小說和氣功流行的影響。經絡系統可以充分反應生命能量,相對應於一日十二時辰,而體現天地人三者的互動,古聖說人體就是個小宇宙。事實上,經絡學說就是一種時空能量醫學,我們如能徹底了解經脈氣血循行原理,配合時辰作臟腑保養,即可治病,防病,養生。以下略做簡單介紹:

十二經脈與臟腑之關係

經絡系統內容主要為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五絡脈。十二經脈的循行,在體表部分布於頭、身、四肢,在體內又聯繫一定的臟腑,故其名稱由手足、陰陽、臟腑合組,為天地人三才合一之體系。

手太陰肺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三至五點(寅時)
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如氣喘,肺氣腫患者)常在此時咳嗽,呼吸困難。保養之道可在此時吃補肺飲食,如燕窩,銀耳,羅漢果等,在清晨醒來,尚未開口時服用最佳。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卯時)
有的人天亮即習慣性肚臍痛,繼而拉肚子,此稱(天明瀉),這是命門火衰造成大腸經不能提升而致腹瀉,需補腎;若平時常感口乾舌燥,而且失眠,多夢,眨眼,則為肝火旺,也常導致大腸病,引起便祕或熱痢。所以,建議清早最好飲食清淡,甚至素食,或吃水果,較有助於大腸排泄。

足陽明胃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七至九點(辰時)
胃腑主熱量消化,負責一天體力供給,俗話說(早餐吃得飽),應以主食,五穀為主。國內小學生常不吃早餐即上學,因此臉色很少白裡透紅,值得家長們重視。

足太陰脾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九至十一點(巳時)
脾屬土,主運化水穀,需靠高熱量來運化水溼。不宜吃冰,最傷脾,影響發育及生育。現代人常只吃菜不吃飯,或僅吃蔬菜,水果都是不夠的,菜類一定要有青赤黃白黑五色和酸苦甘辛鹹五味並重,主食則以五穀為重,才可長保健康,而且最好吃七分飽,節制飲食以養脾。

手少陰心經,流注時辰為午間十一至一點(午時)
流注心系,心臟病患者往往中午時的心跳快速,子,午時均為人體能量最強的時刻;熱量由脾胃經提供,所以早餐要吃飽,氣血才足,心臟才健康。(心屬火)火力要充足。

手太陽小腸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一至三點(未時)
小腸主分清泌濁,所以(中餐吃得好),蛋白質,脂肪能充分吸收;此後腸胃功能就減弱,出家人過午不食,確有養生的道理在。

足太陽膀胱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三至五點(申時)
太陽寒水能除燥熱,膀胱為腎之腑,病常由腎來。腎主水,所以熬夜,房事過多,女性生產或排經都易消耗,腎水不足即無法收藏陽熱,導致禿頂,頭皮屑多等各種上焦的內熱雜病。

足少陰腎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五至七點(酉時)
若小孩身體不好,在三至五歲時,父母可輕輕指壓其脊骨兩側,從頸椎至腰椎,能引導虛熱下降。腎陽不足,水腫病加強腎經。腎臟強者才能長壽。

手厥陰心包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七至九點(戌時)
人體橫膈膜以上的虛熱症,心包經可主瀉,胸悶,噁心想吐,可壓中指或內關等穴以消除上焦熱。

手少陽三焦經,流注時辰為晚上九至十一點(亥時)
心包經主血,三焦經主氣,為人體血氣運行的要道,上肢的痹症,以及人體水道不利的水腫病,都是三焦經主治的病。

足少陽膽經,流注時辰為夜間十一至一點(子時)
子時天地磁場最強,膽經引導人體陽氣下降入於腎,如果常熬夜,膽火上逆之病難免,肝腎也會併發病。若常吃宵夜,更容易有肚子凸出。

足厥陰肝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一至三點(丑時)
肝腎一家,肝屬木,腎屬水,腎水不足,枯木易生風,燥熱;血壓高,中風患者,首要保肝腎。重營養,充分休息,晚上最好十點上床,十一點以前睡著最佳。尤其肝膽互相影響,肝藏主血,人體休息時才能使血液回流滋養肝。此外,還要長保精神愉快,肝主疏泄,過度壓抑致氣血不暢,阻塞可生腫瘤,情志舒暢為養肝第一要務。
本文章摘自於 http://www.reiki.com.hk/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一定同意齊豫的歌:一個小孩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跟星星一樣奇異,一樣發著光;跟水果一樣新鮮,花一樣芳香。
父母可能更對「小孩是神秘的存在」共鳴,一路拉拔他們長大,卻這個不吃,那個「好臭」,真令人傷腦筋。
而過敏兒愈來愈多,更是可憐了天下父母心。
《康健》針對孩童的飲食問題請教專家提供魔法,希望能對家長有所俾益:

文.謝曉雲
2005/10 康健雜誌 83期


早上亂哄哄,外食方便但有陷阱,如何聰明搭配,請看營養專家的妙計。
就算是比一般人都注重飲食健康的營養師們也承認,很難天天親手幫孩子做早餐,仍不免買外頭早餐充數。
不過,即使吃外賣早餐,也可以找出比較健康的選擇。我們請教了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秀娟,及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一起幫現代忙碌的父母從四種早餐店中,選出最適合小孩的早餐組合。
同時也公開最危險的早餐食物。
 
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裡可以當做早餐的食物看起來不少,例如包子、饅頭、飯糰、熱狗堡、優格、茶葉蛋等,而營養師最推薦哪種組合,哪些其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熱狗堡+含糖飲料
熱狗因為是加工肉品,熱量及油脂都不低,而且含鹽分也比較多,再加上小朋友常愛擠上番茄醬、酸黃瓜等醬料,又會吃進更多鈉和熱量。一份加了這些醬料的熱狗堡,熱量達到500多卡,十分驚人。如果再喝一瓶含糖飲料,如奶茶或紅茶,熱量更可高達600~700卡,遠超過小朋友早餐的熱量需求。
●健康組合:三角飯糰+低脂鮮奶或優酪乳
三角飯糰一個大約200多卡,熱量及油脂含量相對比較低,而且包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若再配上低脂奶類,這樣的組合受到營養師好評,也適合小朋友的食量。此外,有時候也可以考慮買低脂優格,搭配一顆茶葉蛋,蛋白質有助於頭腦清楚、上課有精神。
連鎖早餐店

這裡最令人擔心的是飲料,如奶茶、紅茶、咖啡等都是營養價值低,而熱量、糖分、油脂高的食物。所以營養師建議,最好只在早餐店買三明治,另外到便利商店選擇低脂鮮奶或低糖優酪乳。
●危險組合:鐵板麵+奶茶
不只油膩,而且淋上很多醬汁,口味太重,讓孩子吃進大量鹽分,容易口渴而更想喝高糖分的飲料。如果孩子想吃,建議每個月1~2次為限。另外,漢堡也要少吃,因為漢堡肉裡的肥肉比例高,油脂偏多。
●健康組合:吐司夾蛋
在連鎖早餐店最好選擇三明治類,而吐司夾蛋會比夾火腿好(火腿是加工品,鹽分比較多而且有添加劑。)
如果是吐司夾鮪魚,要看店家是不是用油漬鮪魚,或者額外添加美乃滋調味,這樣油脂含量不少,也不宜常吃。
此外,記得請老闆少抹一點奶油或其他抹醬,減少吃進去的油脂。如果能夾幾片生菜或番茄較好。
另外,像早餐車賣的廣東粥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稀飯的水分較多,容易餓,所以建議再搭配喝一瓶鮮奶,或是吃一顆茶葉蛋,增加飽足感。
 
麵包店

通常夾餡麵包的熱量及糖分都比較高,一個就要300多卡,不過,像許多小朋友喜歡的波蘿麵包雖然沒有夾餡,讓人低估了它的熱量,其實一個中型的波蘿麵包也有300多卡,熱量不算低,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起酥麵包+調味乳
起酥麵包的熱量更高達400多卡,油脂佔熱量比例也超過50%,屬於高油脂食物,少吃為宜。另外,營養師建議父母訓練孩子習慣喝鮮奶,而不要放任他們喝調味奶,因為根據營養分析,調味奶的成分裡奶類只佔一半,另一半幾乎全是糖水,徐于淑指出。而只要父母堅持不讓孩子喝調味奶,平時也不買回家,小孩很快就會習慣只喝鮮奶。
●健康組合:全麥麵包三明治+低脂鮮奶
也可以選擇買全麥吐司回家,早上自己簡單加工,夾乳酪片或水煮蛋片,但儘量少抹植物奶油和果醬,以避免吃進反式脂肪及額外的糖分、色素。
 
中式豆漿店

一般營養師最不建議讓小孩常吃豆漿店的早餐,因為多數是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例如油條、燒餅、飯糰、肉包等。
●危險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一個包了油條、肉鬆的飯糰,或是一套燒餅夾油條的熱量都超過500卡,如果再搭配豆漿或米漿,熱量遠遠超過孩子的需要。
而肉包的內餡裡肥肉比例不低,也算是油脂偏高的食物,不宜常吃。
而選少糖的豆漿或不加糖的清漿比喝米漿好,因為米漿的熱量和油脂都比豆漿高。
●健康組合:饅頭夾蛋+少糖豆漿
中式早餐裡最被營養師們推薦的是饅頭夾蛋,因為饅頭比起燒餅、包子來,沒有油多的問題,而且吃完有飽足感。如果想換口味,偶爾可選擇蘿蔔糕,但畢竟是油煎的食物,還是不宜常提供孩子當早餐。
 
為孩子打理早餐的八個原則

1.不論時間再趕,一定讓孩子吃了早餐再上學。
有吃早餐的學生功課會比不吃早餐的學生好,這一點被稱做「早餐效果」,而且腦部要能順利運作,就必須將能量,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當葡萄糖供應適當的量給腦部時,能夠集中注意力,使頭腦靈活,心情穩定,《大腦元氣飲食》一書中指出。因此,讓孩子早上吃得豐盛,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面對一天的生活及學習。
2.孩子的早餐應該吃多少,很難有標準答案,即使同年齡的孩子,食量也可能相差很大。一般國小低年級的兒童早餐大約攝取300~400卡,而高年級的孩子大約需要400~500卡,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指出。
3.兒童早餐的內容至少包含三大類食物──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饅頭、稀飯)、蛋白質(如蛋、鮪魚肉、豆腐等)及奶類(如牛奶、優酪乳),如果能加上少量青菜(如生菜沙拉),會更完整均衡。
4.一般建議儘量讓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攝取奶類,如鮮奶、乳酪、優酪乳等,除了提供蛋白質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鈣質攝取不足。
5.早上不一定要讓孩子吃水果,尤其食量小的孩子,吃了水果可能吃不下其他食物。當然更不建議給孩子喝果汁,因為果汁的纖維少,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營養價值遠不及新鮮水果。
6.儘量避開油炸、油煎、油炒及口味重的食物當早餐,如薯餅、蔥油餅、炒麵等。
7.經常變化早餐內容,做不同搭配,這樣孩子不容易覺得膩而拒吃早餐,也可以攝取各種食物,達到飲食均衡。
8.爸媽最好帶孩子一起買早餐,順便教他如何挑選搭配,而不要給錢打發。要是忙到只能塞錢給孩子讓他自理的話,起碼每星期要找個機會問一問他早餐都在哪裡買?吃了什麼?確保他每天早上有填飽了肚子去上課。
延伸閱讀: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一定同意齊豫的歌:一個小孩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跟星星一樣奇異,一樣發著光;跟水果一樣新鮮,花一樣芳香。
父母可能更對「小孩是神秘的存在」共鳴,一路拉拔他們長大,卻這個不吃,那個「好臭」,真令人傷腦筋。
而過敏兒愈來愈多,更是可憐了天下父母心。
《康健》針對孩童的飲食問題請教專家提供魔法,希望能對家長有所俾益:

文.謝曉雲
2005/10 康健雜誌 83期


早上亂哄哄,外食方便但有陷阱,如何聰明搭配,請看營養專家的妙計。
就算是比一般人都注重飲食健康的營養師們也承認,很難天天親手幫孩子做早餐,仍不免買外頭早餐充數。
不過,即使吃外賣早餐,也可以找出比較健康的選擇。我們請教了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秀娟,及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一起幫現代忙碌的父母從四種早餐店中,選出最適合小孩的早餐組合。
同時也公開最危險的早餐食物。
 
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裡可以當做早餐的食物看起來不少,例如包子、饅頭、飯糰、熱狗堡、優格、茶葉蛋等,而營養師最推薦哪種組合,哪些其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熱狗堡+含糖飲料
熱狗因為是加工肉品,熱量及油脂都不低,而且含鹽分也比較多,再加上小朋友常愛擠上番茄醬、酸黃瓜等醬料,又會吃進更多鈉和熱量。一份加了這些醬料的熱狗堡,熱量達到500多卡,十分驚人。如果再喝一瓶含糖飲料,如奶茶或紅茶,熱量更可高達600~700卡,遠超過小朋友早餐的熱量需求。
●健康組合:三角飯糰+低脂鮮奶或優酪乳
三角飯糰一個大約200多卡,熱量及油脂含量相對比較低,而且包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若再配上低脂奶類,這樣的組合受到營養師好評,也適合小朋友的食量。此外,有時候也可以考慮買低脂優格,搭配一顆茶葉蛋,蛋白質有助於頭腦清楚、上課有精神。
連鎖早餐店

這裡最令人擔心的是飲料,如奶茶、紅茶、咖啡等都是營養價值低,而熱量、糖分、油脂高的食物。所以營養師建議,最好只在早餐店買三明治,另外到便利商店選擇低脂鮮奶或低糖優酪乳。
●危險組合:鐵板麵+奶茶
不只油膩,而且淋上很多醬汁,口味太重,讓孩子吃進大量鹽分,容易口渴而更想喝高糖分的飲料。如果孩子想吃,建議每個月1~2次為限。另外,漢堡也要少吃,因為漢堡肉裡的肥肉比例高,油脂偏多。
●健康組合:吐司夾蛋
在連鎖早餐店最好選擇三明治類,而吐司夾蛋會比夾火腿好(火腿是加工品,鹽分比較多而且有添加劑。)
如果是吐司夾鮪魚,要看店家是不是用油漬鮪魚,或者額外添加美乃滋調味,這樣油脂含量不少,也不宜常吃。
此外,記得請老闆少抹一點奶油或其他抹醬,減少吃進去的油脂。如果能夾幾片生菜或番茄較好。
另外,像早餐車賣的廣東粥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稀飯的水分較多,容易餓,所以建議再搭配喝一瓶鮮奶,或是吃一顆茶葉蛋,增加飽足感。
 
麵包店

通常夾餡麵包的熱量及糖分都比較高,一個就要300多卡,不過,像許多小朋友喜歡的波蘿麵包雖然沒有夾餡,讓人低估了它的熱量,其實一個中型的波蘿麵包也有300多卡,熱量不算低,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起酥麵包+調味乳
起酥麵包的熱量更高達400多卡,油脂佔熱量比例也超過50%,屬於高油脂食物,少吃為宜。另外,營養師建議父母訓練孩子習慣喝鮮奶,而不要放任他們喝調味奶,因為根據營養分析,調味奶的成分裡奶類只佔一半,另一半幾乎全是糖水,徐于淑指出。而只要父母堅持不讓孩子喝調味奶,平時也不買回家,小孩很快就會習慣只喝鮮奶。
●健康組合:全麥麵包三明治+低脂鮮奶
也可以選擇買全麥吐司回家,早上自己簡單加工,夾乳酪片或水煮蛋片,但儘量少抹植物奶油和果醬,以避免吃進反式脂肪及額外的糖分、色素。
 
中式豆漿店

一般營養師最不建議讓小孩常吃豆漿店的早餐,因為多數是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例如油條、燒餅、飯糰、肉包等。
●危險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一個包了油條、肉鬆的飯糰,或是一套燒餅夾油條的熱量都超過500卡,如果再搭配豆漿或米漿,熱量遠遠超過孩子的需要。
而肉包的內餡裡肥肉比例不低,也算是油脂偏高的食物,不宜常吃。
而選少糖的豆漿或不加糖的清漿比喝米漿好,因為米漿的熱量和油脂都比豆漿高。
●健康組合:饅頭夾蛋+少糖豆漿
中式早餐裡最被營養師們推薦的是饅頭夾蛋,因為饅頭比起燒餅、包子來,沒有油多的問題,而且吃完有飽足感。如果想換口味,偶爾可選擇蘿蔔糕,但畢竟是油煎的食物,還是不宜常提供孩子當早餐。
 
為孩子打理早餐的八個原則

1.不論時間再趕,一定讓孩子吃了早餐再上學。
有吃早餐的學生功課會比不吃早餐的學生好,這一點被稱做「早餐效果」,而且腦部要能順利運作,就必須將能量,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當葡萄糖供應適當的量給腦部時,能夠集中注意力,使頭腦靈活,心情穩定,《大腦元氣飲食》一書中指出。因此,讓孩子早上吃得豐盛,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面對一天的生活及學習。
2.孩子的早餐應該吃多少,很難有標準答案,即使同年齡的孩子,食量也可能相差很大。一般國小低年級的兒童早餐大約攝取300~400卡,而高年級的孩子大約需要400~500卡,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指出。
3.兒童早餐的內容至少包含三大類食物──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饅頭、稀飯)、蛋白質(如蛋、鮪魚肉、豆腐等)及奶類(如牛奶、優酪乳),如果能加上少量青菜(如生菜沙拉),會更完整均衡。
4.一般建議儘量讓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攝取奶類,如鮮奶、乳酪、優酪乳等,除了提供蛋白質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鈣質攝取不足。
5.早上不一定要讓孩子吃水果,尤其食量小的孩子,吃了水果可能吃不下其他食物。當然更不建議給孩子喝果汁,因為果汁的纖維少,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營養價值遠不及新鮮水果。
6.儘量避開油炸、油煎、油炒及口味重的食物當早餐,如薯餅、蔥油餅、炒麵等。
7.經常變化早餐內容,做不同搭配,這樣孩子不容易覺得膩而拒吃早餐,也可以攝取各種食物,達到飲食均衡。
8.爸媽最好帶孩子一起買早餐,順便教他如何挑選搭配,而不要給錢打發。要是忙到只能塞錢給孩子讓他自理的話,起碼每星期要找個機會問一問他早餐都在哪裡買?吃了什麼?確保他每天早上有填飽了肚子去上課。
延伸閱讀: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蟲草 /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的功能:抗疲勞、增進活力與體能
引用自:冬蟲夏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冬蟲夏草(學名: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華蟲草,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僵化,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複合體)。它主要產於中國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貴州等省及自治區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蟲子卵產於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後鑽入潮濕鬆軟的土層。土裡的一種黴菌侵襲了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黴菌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外觀象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黴菌菌絲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做為養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 因為僵化後會長出根須,所以被稱作冬蟲夏草。
藥理學現代研究結果中,青海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約8.4%,蛋白質約25%,脂肪中82.2%為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維生素B12、麥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鹼等。
由於野生冬蟲夏草分佈地區狹窄、自然寄生率低、對生活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資源比較有限。近年來又由於冬蟲夏草主產地生態環境遭到人為嚴重破壞,大量盲目不合理採挖致使資源日趨減少,產量逐年下降。而冬蟲夏草由於可以藥食兩用,且人們不斷發現其新的藥理作用,所以多個國家對它的需要倍增,價格逐年上漲,國際市場日益緊缺。為了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目前許多地區如四川、湖北、河南、陝西、雲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繼開展了對冬蟲夏草的研究工作。人們對冬蟲夏草的研究涉及無性型確證、生態環境考察、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由許多中藥文獻佐証,冬蟲夏草自古以來已被用做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藥物。例如,《本草綱目拾遺》:「入肺腎二經、主治肺陰虛、勞嗽咳血、腎陽虛、遺精早洩。能治諸虛百損」。而《藥性考》中記載:「味甘性溫、秘精益氣、專補命門」。而現今生物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冬蟲夏草具有多方面的藥理特性,包括增加生物能利用、增加小鼠肝臟新陳代謝速率及血流量、具有抗氧化能力、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血糖量及降低血壓作用。在免疫系統上,可以調節免疫反應、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另一方面冬蟲夏草的萃取物也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而冬蟲夏草亦可增強腎上腺素刺激作用及促進生殖功能。

延伸閱讀: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蟲草 /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的功能:抗疲勞、增進活力與體能
引用自:冬蟲夏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冬蟲夏草(學名: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華蟲草,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僵化,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複合體)。它主要產於中國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貴州等省及自治區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蟲子卵產於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後鑽入潮濕鬆軟的土層。土裡的一種黴菌侵襲了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黴菌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外觀象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黴菌菌絲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做為養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 因為僵化後會長出根須,所以被稱作冬蟲夏草。
藥理學現代研究結果中,青海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約8.4%,蛋白質約25%,脂肪中82.2%為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維生素B12、麥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鹼等。
由於野生冬蟲夏草分佈地區狹窄、自然寄生率低、對生活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資源比較有限。近年來又由於冬蟲夏草主產地生態環境遭到人為嚴重破壞,大量盲目不合理採挖致使資源日趨減少,產量逐年下降。而冬蟲夏草由於可以藥食兩用,且人們不斷發現其新的藥理作用,所以多個國家對它的需要倍增,價格逐年上漲,國際市場日益緊缺。為了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目前許多地區如四川、湖北、河南、陝西、雲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繼開展了對冬蟲夏草的研究工作。人們對冬蟲夏草的研究涉及無性型確證、生態環境考察、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由許多中藥文獻佐証,冬蟲夏草自古以來已被用做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藥物。例如,《本草綱目拾遺》:「入肺腎二經、主治肺陰虛、勞嗽咳血、腎陽虛、遺精早洩。能治諸虛百損」。而《藥性考》中記載:「味甘性溫、秘精益氣、專補命門」。而現今生物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冬蟲夏草具有多方面的藥理特性,包括增加生物能利用、增加小鼠肝臟新陳代謝速率及血流量、具有抗氧化能力、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血糖量及降低血壓作用。在免疫系統上,可以調節免疫反應、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另一方面冬蟲夏草的萃取物也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而冬蟲夏草亦可增強腎上腺素刺激作用及促進生殖功能。

延伸閱讀: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好幾年很多人都講抗養化和抗衰老,特別是美容、護膚廣告,甚至對身體健康都有影响。


抗養化就是對抗養化。氧化是一個化學過程,是一些非常強的自由離子/自由基的正常反應性。


在醫學研究中,自由基是導致皮膚老化和身體老化的重要因素。自由基可以來自身體內及外在環境。當我們有壓力、憂愁、不開心,身體本能都會生產自由基;空氣汚染,食物汚染也增加自由基等都是傷害我們的皮膚和身體,使我們身體轉弱、甚至患病,皮膚衰老更快;經過內外因素數十年摧殘後,再天生麗質的人,面對這些歲月的足跡,都會暗然神傷。


因此抗老化品大多是以抗氧化劑為主,添加於護膚品和保健食品裏,以對抗自由基的侵害。

一般常用的抗氧化劑是以下的元素:

維他命C 製造膠原(collagen)的要素。膠原分布於皮膚、血管、骨骼與肌腱等各部位。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C,必須由外在食物攝取補充,如蔬菜和水果。所以多攝取維他命C皮膚會光滑細膩;若維他命C不足,皮膚就會乾燥粗糙


維他命E 在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具有極關鍵的作用。皮膚長期曝露在自由基的傷害下,皮下脂肪層受大量氧化物質傷害,使氧化物色素沉積,從皮膚外看起來,就是斑點或稱老人斑,維他命E有防止老人斑產生的效果。


膠原蛋白 可以保持肌膚彈性。自然老化及一些外在環境影響而使膠原蛋白逐漸流失,皮膚便出現皺紋。口服的膠原蛋白容易受到胃酸破壞,身體的吸收不完全,對於皮膚的幫助不大。要刺激皮膚表面,身體自行生成膠原蛋白,效果較佳。

資料來源: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好幾年很多人都講抗養化和抗衰老,特別是美容、護膚廣告,甚至對身體健康都有影响。


抗養化就是對抗養化。氧化是一個化學過程,是一些非常強的自由離子/自由基的正常反應性。


在醫學研究中,自由基是導致皮膚老化和身體老化的重要因素。自由基可以來自身體內及外在環境。當我們有壓力、憂愁、不開心,身體本能都會生產自由基;空氣汚染,食物汚染也增加自由基等都是傷害我們的皮膚和身體,使我們身體轉弱、甚至患病,皮膚衰老更快;經過內外因素數十年摧殘後,再天生麗質的人,面對這些歲月的足跡,都會暗然神傷。


因此抗老化品大多是以抗氧化劑為主,添加於護膚品和保健食品裏,以對抗自由基的侵害。

一般常用的抗氧化劑是以下的元素:

維他命C 製造膠原(collagen)的要素。膠原分布於皮膚、血管、骨骼與肌腱等各部位。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C,必須由外在食物攝取補充,如蔬菜和水果。所以多攝取維他命C皮膚會光滑細膩;若維他命C不足,皮膚就會乾燥粗糙


維他命E 在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具有極關鍵的作用。皮膚長期曝露在自由基的傷害下,皮下脂肪層受大量氧化物質傷害,使氧化物色素沉積,從皮膚外看起來,就是斑點或稱老人斑,維他命E有防止老人斑產生的效果。


膠原蛋白 可以保持肌膚彈性。自然老化及一些外在環境影響而使膠原蛋白逐漸流失,皮膚便出現皺紋。口服的膠原蛋白容易受到胃酸破壞,身體的吸收不完全,對於皮膚的幫助不大。要刺激皮膚表面,身體自行生成膠原蛋白,效果較佳。

資料來源: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完全的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

正確的腹式呼吸法為: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此時肺部及腹部會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使盡力氣來持續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只管吸氣再吸氣。

然後屏住氣息4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8秒的時間緩緩的將氣吐出。 吐氣時宜慢且長而且不要中斷。

做完幾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會覺得難過,反而會有一種舒暢的快感。

實際上測定呼吸時的腦波,可以知道在吸氣時屏住氣息的瞬間則大鳴大放,而且在吐氣時α波也持續出現。

也就是說,屏住氣息可以使得α波更容易出現。


做腹式呼吸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前列腺素的物質,可消除活性養,並且擴張血管的功能。 當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動橫隔膜時,它會從細胞內滲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養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個內臟,皆得以受到呼吸節奏的刺激。 這種刺激透過神經,做為一種和緩的呼吸節奏的自我調節信號傳至腦,腦在接受這些刺激之後便成為α狀態。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馬上就會死亡,呼吸重要到幾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機。

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淺呼吸過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積著舊空氣。

如果運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識化)進行呼吸,肺就能夠完全被使用。

腹式呼吸能夠讓體內充分取得氣的功能,同時也攝取更足夠的氧氣。 如此一來,既可淨化血液,更能促進腦細胞活性化。



所謂好的呼吸是在意識之下「緩緩」進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

換言之,意識之下既緩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腹式呼吸法可使腦波維持在12赫茲以下,就大腦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現的時候,同時它能增進腦內荷爾蒙內啡的分泌,有助於創造力的開發。



在古代瑜伽書中記載著人的身體中有七萬二千條納地,已經養成靈視的人可以看到它們像光一樣地流,在現代醫學中又將納地譯成“神經”。

但實際上它又並非是神經,所以又稱它為靈脈。



納地是元氣的生命之力流經的微細管道,在心靈體的大量的納地中重要的有14條,而其中只有3條屬於最重要的,這3條叫做:

左脈,又稱月亮脈,位置從左鼻孔起端開始;右脈,又稱太陽脈,位置從右鼻孔起端開始;

中脈由脊尾第二椎直通頂輪。



瑜伽是靈性的修持。所以靈脈屬於靈妙體,不屬於生理體。

我們的覺知會通過瑜伽變得更精細、微妙、深入,超越這個粗重的肉體,而呼吸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紐帶,通過呼吸清理氣脈,使身體潔淨,導致心靈的純淨。



在斯瓦拉瑜伽中,詳細的探索了納地的變化流動,記載了納地的特性,其特性為我們左、右鼻孔在呼吸時的氣流是不相等的,它們在一天裏大約12小時空氣流經左鼻孔為主,另外12小時流經右鼻孔。



當左鼻孔流量大時,智力能量佔優勢,思維內向,可進行腦力工作、內心穩定、容易入睡。

而當右鼻孔流量大時,生命能量更為活躍,更合適做體力工作、消化活躍、思維外向、體內可產生更多的熱量。



那麼為了我們不要太持久用腦,也不要太多的定向在體力上,我們可以用一些調息的功法來控制你的左、右脈氣息的流動,使中脈流動,從而達到生命能量可以更好的在體內流動,達到平衡。



控制這股細微的能量並收回外在心念的最終目的。控制這股細微的能量並收回外在心念的最終目的。



而在冥想中最重要的也是呼吸法,所果未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法,無法實現深度冥想意識,所以,也可以說,呼吸法如何,將會決定冥想的成功與否。

[TAG]保健

資料來源: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完全的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

正確的腹式呼吸法為: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此時肺部及腹部會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使盡力氣來持續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只管吸氣再吸氣。

然後屏住氣息4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8秒的時間緩緩的將氣吐出。 吐氣時宜慢且長而且不要中斷。

做完幾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會覺得難過,反而會有一種舒暢的快感。

實際上測定呼吸時的腦波,可以知道在吸氣時屏住氣息的瞬間則大鳴大放,而且在吐氣時α波也持續出現。

也就是說,屏住氣息可以使得α波更容易出現。


做腹式呼吸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前列腺素的物質,可消除活性養,並且擴張血管的功能。 當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動橫隔膜時,它會從細胞內滲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養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個內臟,皆得以受到呼吸節奏的刺激。 這種刺激透過神經,做為一種和緩的呼吸節奏的自我調節信號傳至腦,腦在接受這些刺激之後便成為α狀態。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馬上就會死亡,呼吸重要到幾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機。

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淺呼吸過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積著舊空氣。

如果運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識化)進行呼吸,肺就能夠完全被使用。

腹式呼吸能夠讓體內充分取得氣的功能,同時也攝取更足夠的氧氣。 如此一來,既可淨化血液,更能促進腦細胞活性化。



所謂好的呼吸是在意識之下「緩緩」進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

換言之,意識之下既緩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腹式呼吸法可使腦波維持在12赫茲以下,就大腦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現的時候,同時它能增進腦內荷爾蒙內啡的分泌,有助於創造力的開發。



在古代瑜伽書中記載著人的身體中有七萬二千條納地,已經養成靈視的人可以看到它們像光一樣地流,在現代醫學中又將納地譯成“神經”。

但實際上它又並非是神經,所以又稱它為靈脈。



納地是元氣的生命之力流經的微細管道,在心靈體的大量的納地中重要的有14條,而其中只有3條屬於最重要的,這3條叫做:

左脈,又稱月亮脈,位置從左鼻孔起端開始;右脈,又稱太陽脈,位置從右鼻孔起端開始;

中脈由脊尾第二椎直通頂輪。



瑜伽是靈性的修持。所以靈脈屬於靈妙體,不屬於生理體。

我們的覺知會通過瑜伽變得更精細、微妙、深入,超越這個粗重的肉體,而呼吸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紐帶,通過呼吸清理氣脈,使身體潔淨,導致心靈的純淨。



在斯瓦拉瑜伽中,詳細的探索了納地的變化流動,記載了納地的特性,其特性為我們左、右鼻孔在呼吸時的氣流是不相等的,它們在一天裏大約12小時空氣流經左鼻孔為主,另外12小時流經右鼻孔。



當左鼻孔流量大時,智力能量佔優勢,思維內向,可進行腦力工作、內心穩定、容易入睡。

而當右鼻孔流量大時,生命能量更為活躍,更合適做體力工作、消化活躍、思維外向、體內可產生更多的熱量。



那麼為了我們不要太持久用腦,也不要太多的定向在體力上,我們可以用一些調息的功法來控制你的左、右脈氣息的流動,使中脈流動,從而達到生命能量可以更好的在體內流動,達到平衡。



控制這股細微的能量並收回外在心念的最終目的。控制這股細微的能量並收回外在心念的最終目的。



而在冥想中最重要的也是呼吸法,所果未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法,無法實現深度冥想意識,所以,也可以說,呼吸法如何,將會決定冥想的成功與否。

[TAG]保健

資料來源: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偕紀念醫院 趙 強 營養師


美食天下 第64期, 1997.3 P116


  在人類歷史中,有許多人耗盡畢生心力追求健康和長壽,尤其是長生不老,更是許多君王的夢想。但從古至今,沒有人能夠逃脫上帝創造人類的終極宿命-疾病和老死!不論是中國神話故事中活到八百歲的彭祖,或是西方聖經中記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的瑪土撒拉,終究都逃不過一死。也許有人會說: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生病,當人在面對病痛的折磨時,才是最難煎熬的。


  隨著醫學科技的昌明,許多傳染性疾病已被消滅或控制,但是在面對伴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慢性疾病與老化時,現代醫學仍然無法完全解釋這些現象的原因,更遑論控制或解決了。


  近年來,醫學界在針對疾病和老化的系列研究中,有了較新的發現,就是「自由基-抗氧化物質」理論,也因此使人們對於所謂的「抗氧化物質」產生極大興趣和盼望,積極的尋找這類的物質(例如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SOD等等),以達成對抗老化和疾病的目標。

自由基(Free Radicals)


  什麼是自由基?

  簡單的說,自由基就是「帶有一個單獨不成對的電子的原子、分子、或離子」,它們可能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產生,例如粒腺體,它是細胞內產生能量(進行氧化作用)的主要位置,因為是進行氧化作用的地方,因此也是產生自由基(過氧化物)的主要地點。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自由基都是有害的,例如一氧化氮(NO),它是人體自行產生、具有許多功能、且相當重要的物質,不過當它因為某些原因而產生過量時,也會產生危害,造成疾病。人體內的自由基由有許多種,有人體自行合成,具有重要功能的;或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也有來自外界環境的。有些自由基相當活潑(通常是小分子量的物質),具有搶奪其他物質電子的特性,而分子量較大的自由基通常並不活躍,例如維生素C、E自由基,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結構的特性來穩定不成對的電子,所以並不太會攻擊別的物質。


  這些較活潑、帶有不成對電子的自由基性質不穩定,具有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使自己原本不成對的電子變得成對(較穩定)的特性。而被搶走電子的物質也可能變得不穩定,可能再去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於是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造成這些被搶奪的物質遭到破壞。人體的老化和疾病,極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尤其是近年來位居十大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其罪魁禍首便是自由基。


  當然囉,上帝其實老早就知道這個情況,因此人體也具備了修復的功能,以復原被破壞的組織結構,同時也有一套完整的抗氧化系統,以對抗和預防自由基的危害。因為篇幅的關係,在此不談修補復原的系統,我們直接來看一看人體自行製造的抗氧化和食物中可以幫助我們對抗自由基破壞的一些重要營養素和物質。

協助體內抗氧化的物質

  人體內有數種自行製造的抗氧化,是人體對抗過氧化物(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線,它們可以在過氧化物產生,即刻發揮作用,利用氧化還原作用將過氧化物轉換為毒害較低或無害的物質。不過想以口服的方式補充這些抗氧化是不可行的,因為當它們進入胃時,會被胃酸破壞而失去效用,它們包括超氧化歧化(Superoxide Dismutase,簡稱SOD)、穀胱甘太過氧化(Glutathione Peroxidase,簡稱GSHP)、和過氧化氫(Catalase),比較資料請見表一。
  這些抗氧化並不是獨力完成氧化還原作用的,它們還需要某些礦物質才能發揮作用。不過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需要量並不高,雖然是必須的,但若是攝取過量時,反而可能發生中毒的現象,所以不可以補充過量。此外,人體抗氧化的產量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因此需要其他抗氧化物質的協助才能避免自由基的傷害。

(一) 銅、鋅

  SOD,可以將毒性高的氧自由基轉變為毒性較低的雙氧水(H2O2)和氧,它存在於粒腺體和細胞溶中,SOD多與銅(Cu)和鋅(Zn)結合成CuZnSOD出現。

(二) 硒

  經由SOD的作用,在氧自由基轉變為雙氧水後,GSHP可以繼續作用在雙氧水上,使之轉變成完全無害的水和氧。不過人體需要硒(Selenium)這種礦物質才能製造GSHP。GSHP主要存在於血液、肝臟、粒腺體、和細胞質中。


(三) 鐵

  除了SOD和GSHP外,過氧化氫也可以藉由鐵質的輔助而將雙氧水分解為水和氧。過氧化氫普遍存在於人體的各組織中。

飲食中的抗氧化物質(Antioxidants)


  在自然的飲食中,被稱為三大抗氧化物質的是維生素E、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事實上還有其他許多物質也具有抗氧化的性質,只是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發現抗氧化效果超過這三種抗氧化物質的東西。接著,我們就來談一談它們。

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溶於水的物質,因此可以隨著血液和體液散布到身體的各個角落,而她的抗氧化能力也就伴隨臨到。維生素C可以直接與羥基自由基作用,然後產生不活躍的自由基產物,接著可以被代謝成草酸而排出體外。同時,維生素C還可以幫助已經與自由基作用過所產生的維生素E自由基,將她還原成維生素E,此時的維生素C就像與羥基自由基作用一樣,可以在轉變成草酸後排出體外,如此一來,維生素E就恢復了原本抗氧化的功能。所以當維生素C充足時,可以達到雙重的抗氧化效果。


  由於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物質,過多時會排出體外,不能儲存,因此維生素C應該每日補充。由於過量會排出體外的特性,建議讀者在三正餐時多吃深綠、黃色蔬菜,並且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柳丁、葡萄柚......等)。若要以維生素C片補充,則不要一次吃大劑量的維生素C,最好將一天的份量分為數次服用,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抗氧化效果。


  雖然衛生署提出維生素C的每日營養素建議量(RDNA)是每天60毫克,這是維持正常身體機能的最低量,若要達到抗氧化的保護作用,可能需要1000毫克以上的維生素C。


維生素E

  在美國,維生素E的銷售量僅次於維生素C,也是一種良好的抗氧化物質,時常被用來添加在油脂中,以抑制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尤其是當人體的不飽和脂肪被氧化時,若是沒有被即時阻止,將會產生一連串的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使脂肪產生聚合作用,當這些大分子的脂質聚合物沈積在血管壁時,便會使血管發生硬化或阻塞。維生素E主要分佈在細胞膜表面的磷脂質、血液中的脂蛋白(Lipoprotein)和腎上腺中,可以保護各類細胞的細胞膜不受傷害,維持正常功能(如白血球,與免疫能力有關);保護富含脂質的組織(例如大腦等神經組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因為維生素E是脂溶性的,可以除存在體內,因此並不像維生素C一樣需要大量補充,只要維生素C的量充足,便可以將部份被氧化的維生素E還原,恢復功能。


  在各項研究中指出:不同的狀況需要不同量的維生素E,例如400單位(IU)才能達到保護心臟的目的;一般人維持健康的最低建議量約是15~18單位(或是10~12 mg α-TE,RDNA),而為了達到抗氧化等保護作用,需要每日250單位的維生素E,若是吸煙者,則需要加倍的維生素E。

服用維生素E的最佳時機是每餐飯後,因為她的吸收需要脂肪的協助。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質,不過維生素A並不像β-胡蘿蔔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且維生素A過量時可能會中毒,引起噁心、脫髮、骨頭酸痛、倦怠嗜睡,而孕婦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可能使胎兒畸型。


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有二種抗氧化能力:


一、可以與脂質過氧化自由基結合而中斷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


二、吸收氧氣因為光線照射(例如在眼睛)而變成的激發氧氣的過多能量,阻止氧化作用的進行。


  β-胡蘿蔔素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深綠、黃色的蔬菜和藻類,其中以紅蘿蔔最具代表性。紅蘿蔔有保護眼睛的效果,不僅是因為β-胡蘿蔔素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對益於視網膜,也因為其中所含有的β-胡蘿蔔素可以消除自由基,可以使眼睛免於形成白內障危機。而且攝取過多β-胡蘿蔔素時並沒有中毒之虞,除了長期大量攝取時(每天吃七、八條紅蘿蔔,持續三個月以上)會使皮膚變黃外,並沒有其他問題。


其他物質

  在天然的食物中,各類的蔬菜和水果是最佳的抗老化(氧化)的選擇。


  他們含有一些自然的植物化學成份(Phytochemicals),例如黃酮類(Flavonoids)、引朵類(Indoles)物質、金雀異黃素(genistein)、蕃茄紅素(Lycopene)等等。表二列出了各種抗氧化物質的成份和他們的來源與效用。


  目前我們對於自由基和抗氧化物質與老化和疾病的關係已經有一些了解,但是實際在面對老化和疾病時,仍然要記得:這些作法必須建立在均衡和充足的日常飲食上,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而有許多未解的疑問,只期待在不久的未來,醫學界可以對這些問題有更突破性的發展,使人類健康長壽的夢想可以實現。


資料來源:自由基與抗氧化物質

[TAG] 保健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偕紀念醫院 趙 強 營養師


美食天下 第64期, 1997.3 P116


  在人類歷史中,有許多人耗盡畢生心力追求健康和長壽,尤其是長生不老,更是許多君王的夢想。但從古至今,沒有人能夠逃脫上帝創造人類的終極宿命-疾病和老死!不論是中國神話故事中活到八百歲的彭祖,或是西方聖經中記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的瑪土撒拉,終究都逃不過一死。也許有人會說: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生病,當人在面對病痛的折磨時,才是最難煎熬的。


  隨著醫學科技的昌明,許多傳染性疾病已被消滅或控制,但是在面對伴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慢性疾病與老化時,現代醫學仍然無法完全解釋這些現象的原因,更遑論控制或解決了。


  近年來,醫學界在針對疾病和老化的系列研究中,有了較新的發現,就是「自由基-抗氧化物質」理論,也因此使人們對於所謂的「抗氧化物質」產生極大興趣和盼望,積極的尋找這類的物質(例如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SOD等等),以達成對抗老化和疾病的目標。

自由基(Free Radicals)


  什麼是自由基?

  簡單的說,自由基就是「帶有一個單獨不成對的電子的原子、分子、或離子」,它們可能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產生,例如粒腺體,它是細胞內產生能量(進行氧化作用)的主要位置,因為是進行氧化作用的地方,因此也是產生自由基(過氧化物)的主要地點。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自由基都是有害的,例如一氧化氮(NO),它是人體自行產生、具有許多功能、且相當重要的物質,不過當它因為某些原因而產生過量時,也會產生危害,造成疾病。人體內的自由基由有許多種,有人體自行合成,具有重要功能的;或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也有來自外界環境的。有些自由基相當活潑(通常是小分子量的物質),具有搶奪其他物質電子的特性,而分子量較大的自由基通常並不活躍,例如維生素C、E自由基,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結構的特性來穩定不成對的電子,所以並不太會攻擊別的物質。


  這些較活潑、帶有不成對電子的自由基性質不穩定,具有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使自己原本不成對的電子變得成對(較穩定)的特性。而被搶走電子的物質也可能變得不穩定,可能再去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於是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造成這些被搶奪的物質遭到破壞。人體的老化和疾病,極可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尤其是近年來位居十大死亡原因之首的癌症,其罪魁禍首便是自由基。


  當然囉,上帝其實老早就知道這個情況,因此人體也具備了修復的功能,以復原被破壞的組織結構,同時也有一套完整的抗氧化系統,以對抗和預防自由基的危害。因為篇幅的關係,在此不談修補復原的系統,我們直接來看一看人體自行製造的抗氧化和食物中可以幫助我們對抗自由基破壞的一些重要營養素和物質。

協助體內抗氧化的物質

  人體內有數種自行製造的抗氧化,是人體對抗過氧化物(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線,它們可以在過氧化物產生,即刻發揮作用,利用氧化還原作用將過氧化物轉換為毒害較低或無害的物質。不過想以口服的方式補充這些抗氧化是不可行的,因為當它們進入胃時,會被胃酸破壞而失去效用,它們包括超氧化歧化(Superoxide Dismutase,簡稱SOD)、穀胱甘太過氧化(Glutathione Peroxidase,簡稱GSHP)、和過氧化氫(Catalase),比較資料請見表一。
  這些抗氧化並不是獨力完成氧化還原作用的,它們還需要某些礦物質才能發揮作用。不過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需要量並不高,雖然是必須的,但若是攝取過量時,反而可能發生中毒的現象,所以不可以補充過量。此外,人體抗氧化的產量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因此需要其他抗氧化物質的協助才能避免自由基的傷害。

(一) 銅、鋅

  SOD,可以將毒性高的氧自由基轉變為毒性較低的雙氧水(H2O2)和氧,它存在於粒腺體和細胞溶中,SOD多與銅(Cu)和鋅(Zn)結合成CuZnSOD出現。

(二) 硒

  經由SOD的作用,在氧自由基轉變為雙氧水後,GSHP可以繼續作用在雙氧水上,使之轉變成完全無害的水和氧。不過人體需要硒(Selenium)這種礦物質才能製造GSHP。GSHP主要存在於血液、肝臟、粒腺體、和細胞質中。


(三) 鐵

  除了SOD和GSHP外,過氧化氫也可以藉由鐵質的輔助而將雙氧水分解為水和氧。過氧化氫普遍存在於人體的各組織中。

飲食中的抗氧化物質(Antioxidants)


  在自然的飲食中,被稱為三大抗氧化物質的是維生素E、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事實上還有其他許多物質也具有抗氧化的性質,只是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發現抗氧化效果超過這三種抗氧化物質的東西。接著,我們就來談一談它們。

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溶於水的物質,因此可以隨著血液和體液散布到身體的各個角落,而她的抗氧化能力也就伴隨臨到。維生素C可以直接與羥基自由基作用,然後產生不活躍的自由基產物,接著可以被代謝成草酸而排出體外。同時,維生素C還可以幫助已經與自由基作用過所產生的維生素E自由基,將她還原成維生素E,此時的維生素C就像與羥基自由基作用一樣,可以在轉變成草酸後排出體外,如此一來,維生素E就恢復了原本抗氧化的功能。所以當維生素C充足時,可以達到雙重的抗氧化效果。


  由於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物質,過多時會排出體外,不能儲存,因此維生素C應該每日補充。由於過量會排出體外的特性,建議讀者在三正餐時多吃深綠、黃色蔬菜,並且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柳丁、葡萄柚......等)。若要以維生素C片補充,則不要一次吃大劑量的維生素C,最好將一天的份量分為數次服用,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抗氧化效果。


  雖然衛生署提出維生素C的每日營養素建議量(RDNA)是每天60毫克,這是維持正常身體機能的最低量,若要達到抗氧化的保護作用,可能需要1000毫克以上的維生素C。


維生素E

  在美國,維生素E的銷售量僅次於維生素C,也是一種良好的抗氧化物質,時常被用來添加在油脂中,以抑制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尤其是當人體的不飽和脂肪被氧化時,若是沒有被即時阻止,將會產生一連串的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使脂肪產生聚合作用,當這些大分子的脂質聚合物沈積在血管壁時,便會使血管發生硬化或阻塞。維生素E主要分佈在細胞膜表面的磷脂質、血液中的脂蛋白(Lipoprotein)和腎上腺中,可以保護各類細胞的細胞膜不受傷害,維持正常功能(如白血球,與免疫能力有關);保護富含脂質的組織(例如大腦等神經組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因為維生素E是脂溶性的,可以除存在體內,因此並不像維生素C一樣需要大量補充,只要維生素C的量充足,便可以將部份被氧化的維生素E還原,恢復功能。


  在各項研究中指出:不同的狀況需要不同量的維生素E,例如400單位(IU)才能達到保護心臟的目的;一般人維持健康的最低建議量約是15~18單位(或是10~12 mg α-TE,RDNA),而為了達到抗氧化等保護作用,需要每日250單位的維生素E,若是吸煙者,則需要加倍的維生素E。

服用維生素E的最佳時機是每餐飯後,因為她的吸收需要脂肪的協助。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質,不過維生素A並不像β-胡蘿蔔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且維生素A過量時可能會中毒,引起噁心、脫髮、骨頭酸痛、倦怠嗜睡,而孕婦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可能使胎兒畸型。


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有二種抗氧化能力:


一、可以與脂質過氧化自由基結合而中斷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


二、吸收氧氣因為光線照射(例如在眼睛)而變成的激發氧氣的過多能量,阻止氧化作用的進行。


  β-胡蘿蔔素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深綠、黃色的蔬菜和藻類,其中以紅蘿蔔最具代表性。紅蘿蔔有保護眼睛的效果,不僅是因為β-胡蘿蔔素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對益於視網膜,也因為其中所含有的β-胡蘿蔔素可以消除自由基,可以使眼睛免於形成白內障危機。而且攝取過多β-胡蘿蔔素時並沒有中毒之虞,除了長期大量攝取時(每天吃七、八條紅蘿蔔,持續三個月以上)會使皮膚變黃外,並沒有其他問題。


其他物質

  在天然的食物中,各類的蔬菜和水果是最佳的抗老化(氧化)的選擇。


  他們含有一些自然的植物化學成份(Phytochemicals),例如黃酮類(Flavonoids)、引朵類(Indoles)物質、金雀異黃素(genistein)、蕃茄紅素(Lycopene)等等。表二列出了各種抗氧化物質的成份和他們的來源與效用。


  目前我們對於自由基和抗氧化物質與老化和疾病的關係已經有一些了解,但是實際在面對老化和疾病時,仍然要記得:這些作法必須建立在均衡和充足的日常飲食上,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而有許多未解的疑問,只期待在不久的未來,醫學界可以對這些問題有更突破性的發展,使人類健康長壽的夢想可以實現。


資料來源:自由基與抗氧化物質

[TAG] 保健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提出食物營養指標,可能對食物營養標示起了革命性改變,同時讓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不再無所適從。

以下是部分食物的營養品質:

指標,得分從 1 到 100 分,分數愈高表示食物的營養品質愈高

100分:青花菜/藍莓/秋葵莢/柳橙/綠豆
99分:鳳梨/小蘿蔔/夏南瓜
96分:蘋果/綠色甘藍菜/番茄
94分:克萊門氏小柑橘/西瓜
93分:芒果/紅洋蔥
91分:新鮮無花果/葡萄/香蕉/脫脂牛奶
89分:酪梨
88分:燕麥
87分:大西洋鮭魚片
82分:大西洋比目魚片/鯰魚片/鱈魚片/鯽魚片
81分;牡蠣/旗魚排
75分:對蝦/蝦
71分:蛤蜊
64分:魚安魚康魚片
52分:全脂牛奶
51分:干貝/多寶魚片
50分:義大利麵食
49分:罐裝豌豆
48分:去皮的火雞雞胸肉
45分:梅乾
39分:去骨的雞胸肉/柳橙汁
36分:龍蝦
35分:豬裡脊肉
34分:牛腹肉
31分:土雞的雞胸肉/小牛排/小牛牛腿排
30分:牛的裡脊肉/雞腿
28分:去骨豬排/雞翅膀/小羊腰部的肉排/小羊腿
27分:葡萄乾
24分:綠橄欖
23分:培果/花生醬
21分:青花菜濃湯/有鹽味的烘烤花生
18分:荷包蛋
17分:瑞士起司
15分:低糖的汽水
13分:全瘦的培根
11分:椒鹽捲餅
10分:黑巧克力
9分:白麵包
7分:義大利蒜味香腸
5分:熱狗
4分:起司泡芙
3分:牛奶巧克力
2分:蘋果派/薄的脆餅乾
1分:汽水/冰棒
C-マンション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提出食物營養指標,可能對食物營養標示起了革命性改變,同時讓注重健康的消費者不再無所適從。

以下是部分食物的營養品質:

指標,得分從 1 到 100 分,分數愈高表示食物的營養品質愈高

100分:青花菜/藍莓/秋葵莢/柳橙/綠豆
99分:鳳梨/小蘿蔔/夏南瓜
96分:蘋果/綠色甘藍菜/番茄
94分:克萊門氏小柑橘/西瓜
93分:芒果/紅洋蔥
91分:新鮮無花果/葡萄/香蕉/脫脂牛奶
89分:酪梨
88分:燕麥
87分:大西洋鮭魚片
82分:大西洋比目魚片/鯰魚片/鱈魚片/鯽魚片
81分;牡蠣/旗魚排
75分:對蝦/蝦
71分:蛤蜊
64分:魚安魚康魚片
52分:全脂牛奶
51分:干貝/多寶魚片
50分:義大利麵食
49分:罐裝豌豆
48分:去皮的火雞雞胸肉
45分:梅乾
39分:去骨的雞胸肉/柳橙汁
36分:龍蝦
35分:豬裡脊肉
34分:牛腹肉
31分:土雞的雞胸肉/小牛排/小牛牛腿排
30分:牛的裡脊肉/雞腿
28分:去骨豬排/雞翅膀/小羊腰部的肉排/小羊腿
27分:葡萄乾
24分:綠橄欖
23分:培果/花生醬
21分:青花菜濃湯/有鹽味的烘烤花生
18分:荷包蛋
17分:瑞士起司
15分:低糖的汽水
13分:全瘦的培根
11分:椒鹽捲餅
10分:黑巧克力
9分:白麵包
7分:義大利蒜味香腸
5分:熱狗
4分:起司泡芙
3分:牛奶巧克力
2分:蘋果派/薄的脆餅乾
1分:汽水/冰棒
C-マンション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發生的毒奶粉事件的主角:三聚氰胺


延伸閱讀: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發生的毒奶粉事件的主角:三聚氰胺


延伸閱讀: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自由基:
鐵在空氣中會生鏽,銀器在空氣中會變黑,這是一種氧化作用。人的新陳代謝也像是氧化作用,亦即人體每天都在生鏽,這鐵鏽在醫學裡就叫『自由基』。自由基 (Free Radical)是一種帶有未配對電子的粒子,因為帶有單數電子,所以非常不穩定,具有高度的化學反應性,很容易和週遭的分子反應,使安定分子也變成自由基。如此一再重覆,就會衍生大量的自由基。

自由基的產生途徑:
人體新陳代謝會不斷產生自由基,空氣污染、日光、輻射、藥物或不當飲食,也會使身體產生自由基。但其中最嚴重的是經由我們吸入體內的氧氣以及食物在體內發酵所產生的廢氣。氧氣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但也是造成人類難逃老化、死亡的慢性毒藥。

自由基對人體的影響:
體內自由基過多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誘發腫瘤生成、腦血栓、心肌梗塞、心臟病、血管硬化、痛風、前列腺病變;使皮膚出現曬斑、黃褐斑、老年斑、引起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白內障、糖尿病、酒精性肝損傷、過敏症等。但其中最可怕的是自由基過多會引發癌症。

如何避免自由基造成傷害:

1. 外在環境:改善空氣品質以減少自由基傷害。

人每天平均吸入一萬公升的空氣,相當於13.5公斤。人一天中約有八成以上的時間待在室內,可是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還髒,而我們卻把自己的肺當作空氣濾清器,毫無抵抗與防護的措施。

1. 內在環境:減少精神壓力所帶來的自由基。

可藉由呼吸法,吸入大量的負離子與有害的自由基接觸,將有害的自由基轉化為穩定的分子,這種安定的分子會大較多的機會排出體外,如此人體免疫系統就會增強,也就不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資料來源:nasar公司網站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自由基:
鐵在空氣中會生鏽,銀器在空氣中會變黑,這是一種氧化作用。人的新陳代謝也像是氧化作用,亦即人體每天都在生鏽,這鐵鏽在醫學裡就叫『自由基』。自由基 (Free Radical)是一種帶有未配對電子的粒子,因為帶有單數電子,所以非常不穩定,具有高度的化學反應性,很容易和週遭的分子反應,使安定分子也變成自由基。如此一再重覆,就會衍生大量的自由基。

自由基的產生途徑:
人體新陳代謝會不斷產生自由基,空氣污染、日光、輻射、藥物或不當飲食,也會使身體產生自由基。但其中最嚴重的是經由我們吸入體內的氧氣以及食物在體內發酵所產生的廢氣。氧氣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元素,但也是造成人類難逃老化、死亡的慢性毒藥。

自由基對人體的影響:
體內自由基過多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誘發腫瘤生成、腦血栓、心肌梗塞、心臟病、血管硬化、痛風、前列腺病變;使皮膚出現曬斑、黃褐斑、老年斑、引起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白內障、糖尿病、酒精性肝損傷、過敏症等。但其中最可怕的是自由基過多會引發癌症。

如何避免自由基造成傷害:

1. 外在環境:改善空氣品質以減少自由基傷害。

人每天平均吸入一萬公升的空氣,相當於13.5公斤。人一天中約有八成以上的時間待在室內,可是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還髒,而我們卻把自己的肺當作空氣濾清器,毫無抵抗與防護的措施。

1. 內在環境:減少精神壓力所帶來的自由基。

可藉由呼吸法,吸入大量的負離子與有害的自由基接觸,將有害的自由基轉化為穩定的分子,這種安定的分子會大較多的機會排出體外,如此人體免疫系統就會增強,也就不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資料來源:nasar公司網站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聽到「壓力」兩個字,就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壓力卻如影隨形,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但壓力到底是什麼呢?細胞也會感受到壓力嗎?

「壓力」據說是研究壓力生理學的塞爾耶(Hans Selye),從工程界借用「壓力」一詞, 來形容身體或心理遭受侵犯時會產生種種「不愉快感」的反應,甚至光是用「想」的,也同樣會引發不愉快的反應。

以我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三十年的經驗,醫學研究上並沒有直接與「 壓力」有關的疾病,換句話說「壓力」不會使人致病;但很有趣的是當我發現細胞呈現疲態、非 圓潤飽滿時,我轉而詢問當事人:是否最近感到有壓力?答案十之八九都是肯定的。這就為何醫生總要人們放輕鬆、生活別太有「壓力」的原因,因為壓力與人體免 疫系統有關,而免疫系統攸關健康,保護我們避免疾病上身。

尤其當感冒流行時,醫生便會告誡我們說應增強免疫力, 身體才會有抵抗力,感冒與相關的併發症也較不容易上身。那到底什麼是免疫力?免疫力指的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力,免疫系統製造或儲存免疫細胞的組織,主要的工作是防衛身體,避免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傳染病原的侵入。

人的免疫系統非常的神奇,會自動記住身體裡每一個細胞的模樣, 如果細胞要是缺少特定的標記,免疫系統會認定那細胞是入侵者,就會受到攻擊,例如感冒病毒。 免疫系統是人體一套很複雜的防禦系統,主要是由淋巴球及單核球(統稱白血球)組成;淋巴球又分為兩種:T細胞以及B細胞,T細胞主要是消滅入侵的病原,而 B 細胞是製造抗體,鎖定入侵病原與之結合後破壞病原。通常免疫系統分辨細胞或病原是無誤的,要是免疫系統的辨識功能出了問題,造成「敵我不分」,可以想像身 體裡呈現紊亂,人當然就會生病。

而壓力會讓免疫系統功能受到干擾,在醫學上抑制免疫系統上, 研究得最多的是糖皮質素。糖皮質素不僅會使循環中的淋巴球對於感染的警訊反應降低,還可以直接 殺死淋巴球。如前述淋巴球的T、B細胞負責身體的防禦功能,一旦淋巴球被殺死,免疫力自然降低,對病原就無抵抗能力,健康也就岌岌可危。

也許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感受到壓力時, 我們可能會心跳加速、滿臉通紅,是因為身體的腎上腺素以及糖皮質素暫時讓免疫系統興奮,希望激發身體產生更 多、更大的能量,讓我們去應付眼前的狀況,也就是壓力源開始的幾分鐘,免疫系統並沒有受到壓抑,反而加強了,免疫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或是變得更有反 應,例如當人被狗追時,平常跳不過的大水溝,情急之下竟一躍而過,之後威脅解除後,原本加速的心跳便慢慢恢復正常。但是如果壓力源久久不散,被刺激的免疫 系統不僅回到基礎值,可能還降至受抑制的程度(比基礎值低),此時抵抗力就變得弱,增加患病的風險。

隨著時空的轉換,人們的壓力源與從前社會不同, 以前主要是面臨大自然的考驗,為了存活不斷與自然界競爭,壓力源是實質攸關生存的威脅;但現代社會主要是人 與人競爭,於是心中產生不愉快感,壓力源反而來自本身的「想像」。就人類進化的觀點來看壓力,是利大於弊的,促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可是就個人而言,因為 自我要求高,壓力不斷從腦海中想像出來,內心情緒不斷翻騰,永遠對自己不滿意,無形中免疫系統被削弱而不自知,然而身體反應是騙不了人的,例如面容憔悴、 疲憊不堪,甚至失眠、腸胃不舒服或患感冒等。

當我向病患解說,從細胞已可看出生活太緊張,壓力太大時, 應該要調整生活節奏時,他們的反應都顯得無辜,辯解說想放鬆卻不可得。此時我大都會建議他們,嘗 試靜坐吧!既然壓力是「想像」出來的,利用靜坐時好好「想」一下,會發現人的念頭像流水一般不停歇,而且都是一些無意義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妄念」,也 是壓力源。

一般人提到靜坐便會聯想到宗教,其實靜坐並不神秘, 只是把自己坐得很舒服,脊椎擺正,然後告訴自己:頭放鬆、脖子放鬆……,全身放鬆。如果用放鬆的方式靜 坐,把念頭空掉,不去想東想西,更不期待什麼,反而可以使大腦的腦波停在產生α波的狀態,此時身體是放鬆的,血液循環是旺盛的,新陳代謝是平衡的,所有細 胞運作都適無礙的,因此免疫力提高,對疾病更有抵抗力。

有靜坐習慣的人,都會經驗到妄念紛飛,慢慢地雜念愈來愈少, 身心皆進入「定」的狀態,當然這與「禪定」還有段距離,而且禪定也不是靜坐刻意要追求的目標, 主要是可以感覺情緒穩定,身心皆舒服。所以不論有無信仰,愈來愈多醫師鼓勵人打坐,尤其容易感到壓力的人,可以藉由可打坐,練習放鬆,慢慢放下;如果可以 做到放下,壓力怎麼會是困擾呢?壓力怎會間接危害健康呢?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聽到「壓力」兩個字,就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壓力卻如影隨形,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但壓力到底是什麼呢?細胞也會感受到壓力嗎?

「壓力」據說是研究壓力生理學的塞爾耶(Hans Selye),從工程界借用「壓力」一詞, 來形容身體或心理遭受侵犯時會產生種種「不愉快感」的反應,甚至光是用「想」的,也同樣會引發不愉快的反應。

以我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三十年的經驗,醫學研究上並沒有直接與「 壓力」有關的疾病,換句話說「壓力」不會使人致病;但很有趣的是當我發現細胞呈現疲態、非 圓潤飽滿時,我轉而詢問當事人:是否最近感到有壓力?答案十之八九都是肯定的。這就為何醫生總要人們放輕鬆、生活別太有「壓力」的原因,因為壓力與人體免 疫系統有關,而免疫系統攸關健康,保護我們避免疾病上身。

尤其當感冒流行時,醫生便會告誡我們說應增強免疫力, 身體才會有抵抗力,感冒與相關的併發症也較不容易上身。那到底什麼是免疫力?免疫力指的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力,免疫系統製造或儲存免疫細胞的組織,主要的工作是防衛身體,避免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傳染病原的侵入。

人的免疫系統非常的神奇,會自動記住身體裡每一個細胞的模樣, 如果細胞要是缺少特定的標記,免疫系統會認定那細胞是入侵者,就會受到攻擊,例如感冒病毒。 免疫系統是人體一套很複雜的防禦系統,主要是由淋巴球及單核球(統稱白血球)組成;淋巴球又分為兩種:T細胞以及B細胞,T細胞主要是消滅入侵的病原,而 B 細胞是製造抗體,鎖定入侵病原與之結合後破壞病原。通常免疫系統分辨細胞或病原是無誤的,要是免疫系統的辨識功能出了問題,造成「敵我不分」,可以想像身 體裡呈現紊亂,人當然就會生病。

而壓力會讓免疫系統功能受到干擾,在醫學上抑制免疫系統上, 研究得最多的是糖皮質素。糖皮質素不僅會使循環中的淋巴球對於感染的警訊反應降低,還可以直接 殺死淋巴球。如前述淋巴球的T、B細胞負責身體的防禦功能,一旦淋巴球被殺死,免疫力自然降低,對病原就無抵抗能力,健康也就岌岌可危。

也許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感受到壓力時, 我們可能會心跳加速、滿臉通紅,是因為身體的腎上腺素以及糖皮質素暫時讓免疫系統興奮,希望激發身體產生更 多、更大的能量,讓我們去應付眼前的狀況,也就是壓力源開始的幾分鐘,免疫系統並沒有受到壓抑,反而加強了,免疫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或是變得更有反 應,例如當人被狗追時,平常跳不過的大水溝,情急之下竟一躍而過,之後威脅解除後,原本加速的心跳便慢慢恢復正常。但是如果壓力源久久不散,被刺激的免疫 系統不僅回到基礎值,可能還降至受抑制的程度(比基礎值低),此時抵抗力就變得弱,增加患病的風險。

隨著時空的轉換,人們的壓力源與從前社會不同, 以前主要是面臨大自然的考驗,為了存活不斷與自然界競爭,壓力源是實質攸關生存的威脅;但現代社會主要是人 與人競爭,於是心中產生不愉快感,壓力源反而來自本身的「想像」。就人類進化的觀點來看壓力,是利大於弊的,促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可是就個人而言,因為 自我要求高,壓力不斷從腦海中想像出來,內心情緒不斷翻騰,永遠對自己不滿意,無形中免疫系統被削弱而不自知,然而身體反應是騙不了人的,例如面容憔悴、 疲憊不堪,甚至失眠、腸胃不舒服或患感冒等。

當我向病患解說,從細胞已可看出生活太緊張,壓力太大時, 應該要調整生活節奏時,他們的反應都顯得無辜,辯解說想放鬆卻不可得。此時我大都會建議他們,嘗 試靜坐吧!既然壓力是「想像」出來的,利用靜坐時好好「想」一下,會發現人的念頭像流水一般不停歇,而且都是一些無意義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妄念」,也 是壓力源。

一般人提到靜坐便會聯想到宗教,其實靜坐並不神秘, 只是把自己坐得很舒服,脊椎擺正,然後告訴自己:頭放鬆、脖子放鬆……,全身放鬆。如果用放鬆的方式靜 坐,把念頭空掉,不去想東想西,更不期待什麼,反而可以使大腦的腦波停在產生α波的狀態,此時身體是放鬆的,血液循環是旺盛的,新陳代謝是平衡的,所有細 胞運作都適無礙的,因此免疫力提高,對疾病更有抵抗力。

有靜坐習慣的人,都會經驗到妄念紛飛,慢慢地雜念愈來愈少, 身心皆進入「定」的狀態,當然這與「禪定」還有段距離,而且禪定也不是靜坐刻意要追求的目標, 主要是可以感覺情緒穩定,身心皆舒服。所以不論有無信仰,愈來愈多醫師鼓勵人打坐,尤其容易感到壓力的人,可以藉由可打坐,練習放鬆,慢慢放下;如果可以 做到放下,壓力怎麼會是困擾呢?壓力怎會間接危害健康呢?

bang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